我是如何和“压力”做朋友的
2016/3/11 品读时刻

    

    点击"品读时刻"免费订阅

     Stress is what arises when something you care about is at stake.

     ——Kelly McGonigal

    

     想象一下,每天有多少可以称之为压力的时刻,又有多少次你会说“压力好大啊”或“我好有压力啊”?每当这个时候,如何看待压力,都将改变你的生物化学反应,并最终改变你的应对方式。

     拿你怎么看待变老这事举例。对变老持积极观点平均会增寿差不多8年。在一项研究中,认为变老将“更睿智”和“更有能力”的人,比那些持有消极观念、认为变老将“更没用”和“干啥啥不行”的人,从心脏病中康复得更快。在另一项研究中,积极看待变老的人,从折磨人的疾病或事故中恢复得更快、更彻底。重要的是,两个研究衡量的都是康复的客观指标,比如行走速度、平衡、从事日常行为的能力。

     如何看待变老是通过影响你的目标和选择,来影响健康和寿命的,而不是某些积极思考的神秘力量。这是思维模式的完美例子,它比安慰剂效应更有力,因为它不仅改变了你当下的体验,也会影响未来。

     这显示出,如何看待压力,同样也是能够影响你健康、幸福和成功的核心信念之一。

     著名的健康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中给了我们以下几种面对压力的好方法。

     1、找出压力源。深度探索自我审视思维盲区。

     衣食住行生活百态各行各业各个阶段都有特自的压力,寻找自身的压力源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

     其次是观之自己对压力的看法,对话自己的压力思维。如果认为压力有害,任何让你感受到一点儿压力的事,都像是对生活的侵扰。无论是在百货商店排队、匆忙在截止日期前赶工,还是计划家庭的节日晚宴,每一天的经历,看起来都是对你健康和幸福的威胁。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这些事抱怨个不停,仿佛你的生活已经脱轨,好像有某个无压的生活版本正等着你。

     压力思维不像我们做的一个选择,即使你完全知道自己如何看待压力的,可能还意识不到信念是怎样影响思想、情感和行动的。凯利教授把这称之为“思维盲区”。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压力能够影响这个趋势。

     2、转变应对压力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模式干预

     心理学家艾丽娅·克拉姆和她的同事开发了压力思维模式测试,以评估人们对压力的看法。看看自己更同意哪个?

     思维模式1:压力有害

     承受压力损害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压力影响我的表现和效率;

     承受压力阻碍我学习和成长;

     压力的影响是负面的,应该避免。

     思维模式2:压力有促进作用。

     承受压力有助于我的健康和活力;

     承受压力提升我的表现和效率;

     承受压力推动我的学习和成长;

     压力的影响是积极的,应该加以利用。

     问题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你看待问题的看法和角度以及选择应对的方式。人们的期望会影响那个结果更容易出现。换句话说,你期望的结果就是得到的结果。压力反应不是简单的生存本能。它植根于我们,关乎人们怎么运作,怎么相处,怎么在世界上自我定位。理解了这个,压力反应就不再是可怕的东西。它应该被感激、被善用、被信任。

     3、重新思考压力:什么带给你意义?

     花点儿时间,列出你最有意义的角色、关系、行为或者目标。在生命的哪些部分,你可能体验到快乐、爱、欢笑、学习或者目的感?列出一些以后,问自己这个问题:同样,它们是不是有时候或者经常让你感觉到压力?

    

     4、压力和意义成正比,有意义,意味着有压力

     斯坦福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的人有更多担忧,但也比那些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人有更大的压力。”

     研究同样表明,低压生活并不会让人们如想象般幸福。虽然多数人预测如果不那么忙会更幸福,但事实恰恰相反。人们越忙越幸福,即使被迫接受更多的任务。繁忙程度的急剧下降或许可以解释为何退休会提高40%罹患抑郁症的概率。确实有意义的压力甚至可能对健康有益。压力看起来是真正投入角色、追求满足意义感的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5、逃避、怀疑还是信任?全在于你自己

     压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确保它对你和他人有用。压力反应帮你应对挑战、与人联结、学习和成长。

     来自压力的能量,不仅仅帮你身体行动,它也能点燃大脑。肾上腺素唤醒感觉,你瞳孔放大接收更多的光,听力更加敏锐。大脑会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项不予考虑。压力能够集中你的注意力,以获取周遭更多的信息。同样,你也会受到内啡肽、肾上腺素、睾丸素和多巴胺组成的化学鸡尾酒的刺激。压力反应的这一面,是有人喜欢压力的原因之一——给你上瘾的感觉。

     6、转化压力,变紧张为兴奋,把恐惧当挑战

     拥抱压力是自我信赖的根本:觉得自己可以,并视身体为资源。你不必等着害怕、压力或者焦虑消失,只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压力不是停止和放弃的信号。这类思维转换是催化剂,不是治疗。它并不抹去痛苦或让问题消失。但如果你愿意重新思考压力反应,它会帮你发现优势,获取勇气。全身心投入:拥抱焦虑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

     7、适度是糖过度是药

     社会的残酷在于给了人与他们能力不匹配的欲望。压力就是如此,强加给自己太多只会让自己神经脆弱。

     Stressed(压力)翻过来拼写就是desserts(甜点),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 」(压力就是甜点,只要你能逆向观看)。人生之中,有太多的压力和挫折,工作压力首当其冲是重中之重如何转化工作压力是当下每个职场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只要转个念、换个角度看,它也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甜点呀!

     此外,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碗饭,一半是甜的,一半是苦的,你不知道会先吃到哪一边,但终究必须把饭吃完。

     本文摘编自《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黑天鹅图书(ID:htebook)出品。如需转载请保留本行

     合作交流微信/QQ号:1400542440

     重要启事:为保持联系,特别设定微信号“jiating-1314”,为本平台备用号。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品 | 读 | 时 | 刻 |

     ?品质阅读 时光雕刻?

     (微信号:pindushike)

    

    

     投稿邮箱:pindushike@qq.com主编鸣君个人微信(QQ)号:

     1400542440/284501749(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品读时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