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
2016/8/21 品读时刻

    

    点击"品读时刻"免费订阅

    

     原创/文:舌头太大撑龅牙 编辑:「品读时刻」鸣君

     西汉年间,有一位勤奋好学的少年叫匡衡,因为家里贫穷,点不起蜡烛,于是他就在墙壁上凿了个洞,把邻居家的烛光引了进来,刻苦夜读,后来终成一代名相。

     我的一位朋友从小就很崇拜匡衡,也效仿了他的做法,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后来,他的学业就荒废了...因为据说他的邻居是一对新婚夫妇。

     无论如何,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是一直激励着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艰苦条件,都要坚持好好学习,天天想上向上。

     今时今日,我们身处一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拥有最优越的学习条件,按古人的说法,我们理应饱览四书五经,熟读唐诗宋词,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呃...四书不太爱看,但是五钻买家的淘宝经还是信手拈来,唐诗不怎么读,但宋仲基的撩妹台词还是烂熟于心。

     所以如果说在古代妨碍我们持续学习的是物质文明的匮乏,那么现在影响我们不断进步的,也许是精神文化的富余。

     这其实也没什么,就算我们毕业之后不再看书,工作顺手之后不再学习,也不影响前途。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也变成了那种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行业和公司诸多抱怨,却又赖着不走的人。

     你开始慌了,想改变了。

     可是,你已经习惯了以30%的功力搞定工作任务,剩下的能量留给拇指运动,尽管你逢人就说对前途感到迷茫,但幸好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还算可以养家糊口;你也习惯了以前辈身份自居,尽管后辈的成长速度超出你的预期,但幸好你还有过去的成绩可以沾沾自喜;你更习惯了选择性无视与本行以及自己喜欢之外的资讯和知识,尽管你知道长此以往你只会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的一切,但幸好至今还未被人当面拆穿。

     然后,我们最终都习惯了以彷徨之心混苟且之日。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富兰克林说“有的人25岁就死了,但要到75岁才被埋葬”。

     从某种意义上上讲,所有深陷在职业舒适区(后来渐渐变成麻木区)泥潭的我们,也许都是因为对自己身体里那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格实施了安乐死。

     你终于急了,该行动了。

     于是你开始读更多的书,却很快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退化到婴儿底;你开始学更多的技能,却很快发现自己与老鸟之间还隔着各种在路上的小李子;你开始做更多的尝试,却很快发现未来的对手已不再是人类,而是各种阿法狗。

     你忽然明白,原来“如果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是一个多么具有欺骗性的句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仅仅只是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如果不逼一下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而且,你越晚逼自己,得出这种结论的几率就越大。

     不过,好消息是,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在二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舌头太大撑龅牙—资深广告人,中国广告节长文案金奖获得者,TOPYS顶尖文案最热专栏《一周脱稿秀》创办人。「品读时刻」合作作者,个人公众号:舌头太大撑龅牙。

     合作交流微信/QQ号:1400542440

     特别提示:品读时刻姊妹号“亲子教育(ID:qinzijiaoyu369)”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品 | 读 | 时 | 刻 |

     ?品质阅读 时光雕刻?

     (微信号:pindushike)

    

    

     投稿邮箱:pindushike@qq.com主编鸣君个人微信(QQ)号:

     1400542440/284501749(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品读时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