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路——家长该如何防止被“啃老”!
2015/7/21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在不少人眼中,“啃老”是“不孝”、“不上进”、“不独立”等的代名词。然而在一些接触过很多“啃老”案例的教育专家看来,“啃老”从表面上看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实际往根源追溯,却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她)独立的人格,面对他(她)的世界。这个道理,被荷兰FRAME ORDER工作室用一段动画,表达的淋漓尽致。
你可以看后一笑而过之,当做看一个还在“啃老”的孩子百般耍赖,但对每个父母所警示的背后意义,你看明白了吗?
母亲给42岁儿子送一日三餐心理教师郭斐接待过一位老太太的咨询,她的儿子已经42岁了,从毕业之后就没有工作过,吃住一直靠父母。这个家庭也不是特别富裕,普通情况,不过老人还是给儿子在外面置了一套房,帮他娶了老婆,但即便有了孩子,他还是不出去工作。起初他老婆是有工作的,但后来干脆也待在家中。老太太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给儿子一家送过去。这位老太太年纪越来越大,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过来咨询。 咨询师当时问了她一句话:“如果不去送饭,会怎么样?”“他们会饿着啊,会营养不良啊……”老太太回答。
其实“啃老”是在双方的相互作用下才产生的,孩子想“啃”,前提是父母让他有的“啃”。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独立欲望
实际上,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独立的欲望。
且不说青春期,就算是婴儿,出于动物的本能,也会有独立的迹象。比如孩子长到3个月的时候想要翻身,长到6个月想要坐起来,8个月想要爬,1岁想要走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脱离父母,走向自立的过程。然而,有些父母却自觉或不自觉地 “阻止”孩子独立。
父母希望孩子永远需要自己
不少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做到某些事,于是去包办、去代替。这其中,有些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包办行为,有些父母虽然意识到了却改不了。比如父母总是不自觉地帮孩子背书包,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父母也经常干涉或安排。
虽然很多父母不承认自己“不希望孩子长大”,但他们的行为却实实在在体现了这一点。他们希望孩子需要自己,希望孩子永远不离开自己。这一方面是因为舍不得,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体现着他们的自我价值。
所以与其说孩子“恋母”,不如说是父母“恋子”。与其说孩子不愿意“断乳”,不如说是父母一直没有剪断“脐带”。

让孩子在相应年龄段做相应的事
“啃老族”大多是父母从小“培养”出来的。正因为父母的包办与代替,孩子自身的能力退化了,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承担不起来。就像走出校园找工作,要求孩子立即“成人”,他们一时适应不了这种转变,所以才宁愿“躲回”家中。
那么怎样让孩子独立呢?首先父母要独立,放手让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去做相应的事。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独立性是怎么培养的,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他有这种独立愿望,家长就因势利导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独立性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基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我们主张孩子一岁多让他自己吃饭,从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擦鼻涕,很多孩子鼻涕流出来自己不擦,都让妈妈擦,给他餐巾纸让他自己擦。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让他自己洗手,当然开始先让家长帮助,帮助还是让他自己干,从旁帮助,幼儿期实际上自理能力是独立性培养最主要内容。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到了五六岁你要求可以高一点,在这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去做的劳动习惯。
2、培养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

培养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就是勤动脑,不仅要孩子自己独立动手去做事,还要孩子独立的动脑去想问题。常常看到有些家长不厌其烦的回答孩子的问题、给孩子讲书,利用一切时间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全都是家长讲,单方面输入。实际上培养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给他脑子里装多少知识都重要。陈鹤琴先生有一条原则,他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我们的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能力。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比如让孩子穿衣服,自己穿袜子,确实会遇到困难的,包括自己收拾玩具,对幼儿来讲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那么有些孩子一遇到这些困难,就不干了,家长有时候心软了,就包办代替。所以当孩子独立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特别是对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
下面是一位母亲写给即将远行的儿子的一封信,这位母亲明白,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所以,她放飞了孩子的同时给了他单飞的力量和永远的依靠。希望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些启示。
你注定要成长,而我要退到幕后——写给远行的孩子孩子,此刻,你远在河南郑州,千山万水隔着,就此,你开始了和家人分离的学习生活。虽然在走之前,你满是即将退出家长视线开始独立生活的兴奋和渴盼,可就在与妈妈挥手告别的刹那,你眼中的泪水还是表露了自己的弱小和无助,我也就此明白了你经常被大人们所忽略的独立背后的脆弱,我也明白了貌似小大人的你终究还是一个孩子。
可,你注定要成长,而我要退到幕后。 因此,妈妈有许多话想和你说……
现在的你,已是一个英俊少年;你聪慧而善良,敏感而率性……你说你喜欢用数字、颜色和音符来诠释眼前的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你喜欢探究有形的世界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你是一个有特殊禀赋的孩子,这也是被许多事实证明了的。因此,你要正视这一点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对自己特殊禀赋的认可与肯定,是你成长的首要前提。
在你正确地认识了自己以后,首先要做到的是对世界的感恩和对所有帮助你的亲友老师的感谢。一个人来到世间是一种奇妙的巧合,人类从最初的单性细胞演变到后来的高智能动物,祖先们的代代传承,才有了各自的父母,就此才有了各自的生命。所以你要好好珍惜这神奇生命,将来不管面对怎样的人生遭际都不言放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前人的责任和感念的方式。你一定要做到,而且必须做到!除此之外,你要感谢自己身边的亲友、老师、同伴,以及你将来可能的对手甚至敌人。因为你的生命因他们而丰满。你要心存感谢。

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高山大海、平原小溪、花鸟虫鱼与人类共存;一年四季,春之妩媚、夏之热烈、秋之高远、冬之静默;日起月落,昼夜更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你将拥有这一切。因此,要热爱生活并且对此心存感激。你将要长大,你就要青春勃发,你将恋爱结婚,你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你将万水千山走遍,你也将万卷好书阅尽……生活可以是如此简单和美好,所以,要热爱生活给予你的一切美好。
美好人生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所以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科学的饮食习惯,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你成长的年代正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将纷繁呈现在你面前,所以一定要学会睿智地分辨和判断;要智慧地面对因自己敏感而认真的个性将招致的不解甚至歪曲,同时,要坚信生活中依存的真、善和美;要了解人性的多元性,从而学会宽容别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要做到这些会很难,但要慢慢学着去做,妈妈相信你。
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每一个过程中都留下自己鲜活的印记,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幅值得回味的风景。这样,生命就鲜活起来,人生也就因此而辉煌了。
孩子,妈妈很庆幸自己能在40岁时给你写这样的信,因为40岁的妈妈已经有了生活的沉淀,并开始感悟和思考生命了,因此,请你思考与品味它们。你的父母是正派诚信而淳良的人,但因自身个性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不能为你树立很好的人生榜样,也做不到特别好地引导和帮助你,而且,父母身上过分出世的人生态度和妈妈散漫无序和疏淡的习性,已经不同程度地对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此请求你谅解的同时,特别地希望你能学会自己成长。但你也要相信父母,他们也在和你一起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同时,也想特别地告诉你:父母因你而欣慰!
孩子,你将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你注定要成长,而我将退到幕后。而我们的目光将永远关注着你,追随着你!
声明:本文内容由微信公众号教子有方(jiaoziyoufang)原创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子有方(jiaoziyoufang),专注于育儿知识、亲子关系、教养智慧的分享。转载授权请加QQ194966394
教子有方微信号:jiaoziyoufang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