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的7大禁忌!比小三危害更大,不得不防
2016/3/30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世界上没有不吵架的两口子,哪怕关系再亲密。其实吵架并不是坏事,可以帮助双方探清彼此的脾气及底线,表达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从而寻找出解决办法。这是个磨合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而这背后暗藏很多禁忌和误区。稍一不留神,就很容易陷入迷局,伤人伤己!

     1忌诋毁、人身攻击

     多半的吵架都是语言冲突引发的,一言不合就可能激起争吵。但是吵归吵,并不是任何狠话都可以脱口而出,最基本底线是不能诋毁、谩骂,人身攻击,如评论长相、赚钱能力、性能力等方面!

    

     “就你这样,天天邋里邋遢,只知道玩手机,人魔鬼样的,我要你有什么用?你看看隔壁老林,年初刚给他丈母娘家买了套新房……”

     “天天打扮得那么花枝招展,想出去招蜂引蝶啊?就你挣那三瓜两枣的,够养活你自己就不错了,别乱花我的工资!”

     2忌翻旧账

     吵架往往由当下事件引发,但是很多夫妻都习惯性地提起之前发生的一些不愉快。

     当下的矛盾化不开,再不断揭旧伤疤,给彼此的伤害只会愈积愈深……

     真正有意义的吵架是就事论事,各自陈述看法和理由,而不是重提过往中伤对方。

     3忌拿孩子出气

     对于孩子来说,爸妈吵架是很可怕的事,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往往只会哭。

     而有些不成熟、不理智的夫妻,在吵架后心烦意乱、找不到发泄的出口,于是就拿孩子出气。

    

     我们时不时能看到类似的新闻“吵架后将孩子扔在高速路服务区”“夫妻吵架后孩子被爸爸揍得鼻青脸肿”,实在不是为人父母该有的作为!

     4忌得理不饶人

     有的夫妻间发生了矛盾,都觉得自己有理,就会急于证明自己对、对方错而咄咄逼人,要求对方道歉或补偿,往往会把对方逼入死胡同,吵至僵局。

     其实,吵架到最后总有一方要先认错,最先道歉的人,不一定就是他错了,而是学会了理解。

     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一方“举起白旗”后,请学会“下台阶”,反思自己的言行。

     5忌动手、扔东西

     有多少家庭因为吵架最后拳脚相加,以暴制暴,很多家庭暴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除了动手之外,有的脾气暴躁者会忍不住扔东西、砸东西,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人在气头上,是不会听对方讲理的,因此在气头上和快要失去理智时,记住8个字:及时闭嘴,随时开溜!

     如果真是想发泄,出去跑两圈出出汗会比砸完东西之后心疼来得更为实际!

     6忌两家混战、火上浇油

     夫妻间的争吵,一旦升级为两个家庭之间的混战,谁都护着自己这一方,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

     吵架时不要殃及对方父母和家人!如果双方父母都不够开明、公正,那就别再因为小争吵而伤了两个家庭的和气!

     实在是两个人化不开的问题,不妨找朋友聊聊,毕竟旁观者清!

     7忌提离婚

     吵架归吵架,重要的是讲明事情的道理,而不是为了分散婚姻,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提“离婚”二字。

    

     实际上,夫妻之间有些事情应该多一些,而有些事情又该少一些,多多少少之间,体现的正是美满婚姻的哲学!

     多一些亲昵,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付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美,少一些嘲笑;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比较;多一些浪漫,少一些乏味;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豁达,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轻视。

     检验婚姻的最好标准是吵架,说到底,吵来吵去还是因为在乎。

     冷静思考,只要对于对方那份植根心底的爱没变,又有什么大问题解决不了?

     该认错的时候认错,该反思的地方好好反思,好好沟通,幸福生活天天过!

     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原创作品

     转载请标明出处

     号外!号外!

     您还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吗?还在不断寻觅志同道合的妈妈吗?还是总想问:孩子不听话,我该怎么办吗?

     亲们,福利来了!筹备多日的教子有方家长社群“优妈听您说”正式开通了,这里不仅有优妈,还有多位教育专家、法律顾问,以及与您一样爱孩子的父母,与您一起交流育儿心得,还不快快加入!(加优妈微信:kkgg44,拉你入群)。

     一个神奇的微信号“小淘妈”,勇揭育儿黑幕、母婴用品辣评、贴心知识推荐。

    

     每位妈妈都希望给宝宝最好的,这里的每一件宝贝都是淘妈精心挑选、亲身体验的,都充满着妈妈对宝宝的爱,“小淘妈”将成为众位辣妈萌宝的贴身小管家。别犹豫,长按上方二维码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