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怎么办?妈妈这么做最简单也最有效
2016/5/2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经常有许多妈妈在后台留言:“优妈,孩子小小年纪就撒谎该怎么办?”

     解答前先来看个故事。

     周末,朵妈准备好好打扫一下房间,便让老公陪3岁的朵朵。两个人一会画画、一会讲故事、一会堆积木,玩的不亦乐乎。

     “爸爸,我不想玩积木了,咱们来大灰狼捉小白兔的游戏吧,你当大灰狼,我是小白兔。”朵朵将积木推到一边,做出一个小白兔的动作。

     “好啊,大灰狼可要来喽!”朵爸做出一个恶狠狠的鬼脸。

     “啊!”朵朵尖叫着跑开了,随后两人就开始了追逐,整个屋子顿时成了他们的森林,朵爸每次就快要抓到朵朵都故意压低声音:“小白兔,我要来吃你了!”吓得朵朵叫的更大声了:“你这个坏蛋!抓不到我!”脚下则加快步子,恨不得一步迈出两步。

    

     “砰!”,正在洗衣服的朵妈惊了一下,她感到不妙,还没等赶到两人身边,只听朵朵“哇”的一声哭了。来到客厅,只见朵爸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给朵朵揉头,头上明显红了,还起了个包,这一下磕的可不轻。

     “可能追得有些急了,她被这个碎积木绊了一下”朵爸脸也有些红,看起来有些自责。看到老公这样,朵妈也没说什么,只是把朵朵抱在怀里安慰她:“好了宝宝,下次跑一定要注意哦!”一边说一边帮朵朵揉着头。

     朵朵哭了一会,声音渐小,爸妈一看都松了口气,看来没什么大事,疼一阵就好了,不过接下来小姑娘的话让两人都不淡定了。

     “都怪坏爸爸,他打我!”朵朵抽泣道。

     朵爸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摊开双手像老婆示意自己的无辜,朵妈当然看得出来,这明明是摔倒所致:“朵朵,说谎可不是好孩子啊!不是爸爸追你摔倒了吗,怎么变成他打你了!”

     “他就是打我,扮成大灰狼打我,我才摔倒的!”

     “女儿,你可是冤枉我啊,不是你让我跟你玩大灰狼的吗,怎么成了我打你了?”朵爸对女儿的撒谎有点生气。

     “你就是打我!”朵朵的哭声又大了,好像是以此来威胁爸妈,不承认我就继续哭下去。

     “朵朵,可不能撒谎啊!那你说爸爸打你哪了”朵妈正色道。

     “这里!”朵朵指着头上的红包说。

     “那不是摔的吗?”爸妈异口同声的问。

     “不是,就是他打我!”朵朵信誓旦旦的说,誓要将这个慌撒到底的节奏。

     看到这种形势,朵妈有些生气,抱起女儿来到卧室,正色道:“朵朵,撒谎可不是好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也都不喜欢了,你告诉妈妈为什么要撒谎,是不是怕妈妈凶你!”

     “嗯!”朵朵看到妈妈生气,自己也有些害怕:“上次我在公园玩摔倒了,你都凶我了!”

     听了朵朵的话,朵妈过去紧紧的抱住女儿:“上次是妈妈不好,不该批评你,那这次你撒谎是不是也不应该,是不是应该给爸爸道歉呢?”

     朵朵点点头,看来是真意识到自己错了,在妈妈的带领下给爸爸道歉去了。

     看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所启发?

     其实,孩子撒谎都是有原因的:

     1怕父母或老师责骂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怕大人的责骂是他们撒谎的主要原因。看看上文的朵朵,再想想那些不小心打碎杯子、弄脏墙壁的孩子们,他们无不是拼命说不是自己弄的。这便是因第一次承认错误时,得到的是大人们的斥责,甚至是打骂。有过一次这样的痛苦经历,当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他们很自然的会通过撒谎来避险。

    

     2吸引注意力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其中的孩子说狼来了,无非是觉得好玩,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其实,在宝宝2岁前,他们是不懂说谎的,但到了3岁左右,宝宝进入了叛逆期,它们便会用“撒谎”的行为来引起注意力,比如通过“我饿了”迅速引起关注,但这时更多的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方式,连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撒谎。

    

     3获得好处

     就像大人追求名利一样,孩子也会有这样的需求,有需求便会想办法,撒谎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获得好吃的、小礼物,他们往往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认真完成作业、做一件好事,但这毕竟需要时间和努力,撒个谎说自己完成了便可以迅速获得好处,这种诱惑很难让孩子拒绝;除了物质上的,孩子还会为了得到老师、家长表扬,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作弊,或者做错了事不敢承认。

    

     面对孩子撒谎,家长应如何做

    

     平静对待

     孩子说谎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惊慌。特别是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说谎大都属于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随着孩子的记忆力、辨识力、逻辑能力的发展,类似的说谎现象会消失。

     此外,说谎还是孩子智力发展的衡量器,据研究表明:越早会说谎的孩子,智力是比较超前的,是孩子有想象力的表现。一项研究表明:4岁的孩子每120分钟撒一次谎,而6岁的孩子每90分钟就撒一次谎。

    

     所以,父母没必要过分在意小孩子(3-4岁)的谎言,认真的加以引导即可,没必要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朵朵妈在得知孩子撒谎后的冷静表现就值得父母学习。当然,如果孩子超过5岁还经常说谎,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就需要做好下面两条了。

    

     2.正确引导

     所谓正确引导,便是平时对孩子的诚实行为予以鼓励和奖励,对撒谎行为予以相应惩罚,比如一周内不能买玩具等等。

     除了奖惩,还要更重视孩子平时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奖赏,不应为一个好成绩、一句奖励而用作弊、谎言来换。比如,孩子期中考试考的不错,你应该这样说:“成绩好我很高兴,但我更开心的是你对待学习的态度!”

    

     最好的引导便是以身作则,父母一定要诚实,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能说谎,有很多孩子谎话连篇,便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

    

     3.不诋毁孩子

     许多父母反映,孩子有多次撒谎行为,他就是个“骗子”。小小年纪你便给他贴上了这个标签,让他感到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形象已经无法挽回了,“反正已经这样,还不如一直骗下去!”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想挽回便很难了。

     不诋毁孩子,不给他贴标签,特别是公共场合给孩子留面子,尽量帮他改变才是你应该做的。

    

     优妈说

     遇到孩子撒谎,不是一味责备说教,保持一颗平常心,多做有益的引导,让他早日明白谎言的害处,这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原创作品

     转载请标明出处

    

    


     萌宝早教

     微信号:vmuyi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每天5分钟,科学育儿全知道。为备孕、怀孕和婴幼儿爸妈提供权威、科学、实用的育儿早教知识和专业育儿资讯。快快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