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竟然需要“技术含量”?这些秘诀妈妈一定得知道
2016/6/1 教子有方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孩子调皮惹事、知错不改、不好好学习......家长难免在气头上动手打几下孩子,如果打这一次以后就听话了还好,可若是依旧不改呢?

    

     首先,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时候就是克制不住呀。优妈认为“打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示弱屈服,更不能认为孩子被打哭了就会改正。“打孩子”是讲究“技术含量”的,下面优妈就教妈妈们怎么“打孩子”。

     1打孩子不是为了撒气

     据调查,80%的妈妈打孩子只是为了撒气,怒火攻心气不过只好拿孩子发泄,这是极其错误的教育方法。

    

     打孩子不是为了撒气。想要克服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当场不要揭穿孩子的错误,家长可以当做没看见或若无其事的离开,让孩子在“犯罪现场”自己反思。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家长情绪激动打孩子,二是给孩子一个悔过反思、主动认错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清楚批评孩子、打骂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改正,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家长需要时刻保持理智,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双手,不要轻易的打孩子。

     2跟孩子“约法三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先人说的话不无道理,但这个“道理”需要家长和孩子双方事先商量,并达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共识,最后制定“约法三章”。

    

     1、事先给孩子商量,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制定规矩;

     2、同样的错误只能犯一次,犯错后主动认错并改正;

     3、和孩子一起制定惩罚规则;

     4、征得孩子同意后,下次犯错误就按照惩罚规则来执行;

     5、家长和孩子双方都要签字。

     惩罚方式不能过于严厉,要在孩子的接受范围内。比如:罚“面壁思过”半小时、两个月之内不能买玩具、做一星期的家务等等,如果觉得惩罚太轻的话,可以根据犯错的情况制定惩罚办法。

     3惩罚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很多家长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骂也骂了,打了打了,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呢?

    

     很简单,因为家长没有跟孩子讲清楚犯错的全过程,也没有告诉孩子错在了哪里,因此孩子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也就“无从改正”。

     孩子每次犯错,家长记得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又经过家长严厉的批评,再加上制定的“约法三章”,90%的孩子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因为无论孩子几岁,他都明白是非对错和所要承担的后果。只有对惩罚产生畏惧心,孩子才不会贸然去触碰,这就是“规矩能成方圆”的效果。

     优妈说

     youmashuo

     天下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允许孩子犯错,并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家长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要拿孩子撒气,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的打孩子,否则,年幼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创伤,一不小心就被你“打”成一个“傻孩子”。

     各位宝爸宝妈有没有打过孩子呢?您“打孩子”的方式对了吗?点击文末右下角“写留言”,写下您的教子心得吧!

     相关精彩链接:惩罚孩子的10个绝招,巧妙不伤感情,妈妈快收好!

    

     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原创作品

     转载请标明出处,否则必追究到底

    

    


     母婴育儿早教

     微信号:vmuyi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每天5分钟,科学育儿全知道。给宝宝更足的爱

     教子有方家长群】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教育专家、大咖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早教群管家微信号(0-3岁): hilv888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3-6岁): kkff360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kkff365

     初、高中群管家微信号:mlnrzxc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教子有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