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整容“陷阱”,“触目惊心”的美丽真相
2016/7/15 经典整形网
点击箭头上方「美哪里网」加关注 
美哪里网微信号:meinalicom
专业医生,正规机构,私人定制,整形专享!
编辑按: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在6月27日发表了《“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揭露整形美容行业存在3类大“陷阱”,求美大众消费中需要警惕……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在6月27日发表了《“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针对当前整形市场中发生的求美大众受害案件进行了曝光和警醒。除了《民生周刊》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整形美容行业曝光新闻:新闻晨报4月份报道《大师徒手整形致女子脸歪腰斜:自创协会自授奖》,澎湃新闻5月份报道《上海多家医院收治中毒患者疑似注射假肉毒素,卫监介入调查》,李战强医生5月在医美好友圈曝光的假整形医生、“换头大校”田心(也叫田学成)等新闻。
整形美容行业事故新闻被曝光,对于求美大众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有助于反思一下的现实问题:整形美容市场中经常存在哪些类型的“陷阱”?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求美大众还是容易在消费中受伤害?求美大众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避免受伤,实现美丽梦想?……

民生周刊 图/CFP
一、整形美容市场的三类陷阱
中国的整形美容行业发展至今有三十多年了,医院、医生和求美大众的沟通媒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期,简单的街头广告、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街头营销活动和广告单、电话咨询等;
第二期,互联网的广告如百度竞价排名、医院门户网站、早期整形美容社区、问答等引流网站等;
第三期,“互联网+”时代兴起的医美O2O平台、新媒体公众号。
可以说,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历程,几乎是求美大众的整形美容知识普及教育、整形美容机构营销方式探索、整形美容行业市场资讯逐步对称化的历程。既然发展是一种摸索的过程,必然存在诸种的弊端,《民生周刊》的《“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所揭露的,即是中国求美大众在当前消费中最经常遭遇的3种“陷阱”类型。

1、迷信韩国整形美容的“美丽”神话
2016年4月16日,搜狐时尚公众平台的《滚蛋吧!韩国整形美容的“美丽”神话》针对中国求美大众赴韩整形现象进行了分析,韩国流行文化与中国的整形美容服务机构双重合力,把韩国整形美容行业塑造成了“duang”特技的整形神话。韩国整形神话之所以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是因为整形美容是新兴行业(人们的整形美容消费观念迟,三十多年的市场开发逐渐获得接受),整形美容市场的资讯不对称、求美大众的整形美容知识缺乏、崇洋媚外的心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一文中,《民生周刊》报道了赴韩整形案例如下:
A、2014年,陕西安康的李静在韩国id医院整容失败后,在韩国维权期间被关进女子监狱后精神失常,2016年5月28日自杀。
B、2014年4月15日,李莉与韩国整形医院的咨询室长和朴德俊院长(现为JYP整形医院院长)沟通之后,做了9个手术学项目花掉19.5万元,结果是9个手术项目全部失败。
C、2013年10月11日,周君在韩国FACELINE医院接受了双颚手术,术后牙齿完全错位,只有左侧第三颗牙齿有颌间接触,其余牙齿完全无接触。周君告诉《民生周刊》记者,“FACELINE医院宣称自己13年无事故,而在我所在的微信群里,FACELINE手术出现问题的患者就有20人。”2015年5月,周君抵达韩国维权,至今病历都没有拿到。
据2016年4月中原网报道,韩国官方统计,仅2014年中国赴韩整形人数约计6万,赴韩整容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也以每年10%-15%的比例在增加。数据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韩国整形医生都是好医生,也不是所有韩国医生都能做到零事故。迷信韩国整形神话,是中国求美大众在整形美容市场消费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社会现象!

2、从非公开渠道(如QQ、微信、微博、熟人、网红等)获取整形美容资讯
在众多的整形美容事故曝光报道中,有一类陷阱是利用非公开渠道(如QQ、微信、微博、熟人、网红等)对求美大众进行欺骗性诱导消费。即将求美大众引到“三无”整形机构、工作间,由非专业人员进行手术操作。
《“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非公开渠道消费的报道:如前面提到的李莉,赴韩整形的飞机上遭遇一位来自江苏邳州的“整友”医托(此人经受过一些微整形培训,常在机场为韩国整形美容医院招揽客人);2012年5月,鲁女士在网络中被“托”进QQ群接受整形美容资讯洗脑;2015年,“整友”孙丽丽在整容群中认识“瓜子茗茗”,被对方主动加微信,被对方忽悠去扬州某医院整形。

非公开渠道整形美容引发的医疗事故,在2016年3月份亦有多起曝光。如晨报曝光了很多求美者被微博网红鱼条条专业微整形、伊小格、pro 微整形等推荐到上海港华医院、上海鲁南门诊等整形机构进行消费,造成了人身伤害;另有新闻报道,扬州21岁女孩因相信微信的整形美容信息,在万马滨河城接受三无美容工作室的玻尿酸注射,3天后出现身体异样致死。
整形美容资讯在封闭、半公开环境中传播,不容易被求美大众进行甄别,也不容易进行曝光。社会大众一直存在盲目随大流、相信熟人和迷信公众人物等心理现象,寄生在非公开渠道的整形美容骗子和“医托”们正是利用了求美大众这种现象,制造了众多的整形美容事故。

3、误信整形美容电商平台(网站、APP等)的“医托”
《“整友”之死:医疗整形的陷阱》的第三类“陷阱”,指整形美容电商平台的“医托”。
2016年3月2日,“整友”胡俊被在整形美容APP下单了双眼皮切开重睑术项目,术后出现眼皮不对称、眼球有严重炎症、眼睛睁开困难等问题。胡俊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手术期间医生未精准画线、量宽度,切开前未与患者确认线条形状和宽度,祛除了太多无法再生长的组织。”同时,胡俊还爆出,APP上存在虚假的消费体验图文信息。
2015年8月新快报的《医美APP 良莠不齐须慎选》指出,近几年整形美容APP的发展迅猛,品类众多,个别APP浑水摸鱼,欺骗求美大众。所以,选择可靠的整形美容电商平台,是获取安全消费的前提。

二、互联网时代,求美者为什么仍然受伤害
在每个整形美容受害者曝光之后,官方监管部门、新闻媒体和医生们都习惯性的给出这样的建议:“求美者在整容前一定要确认医院的资质,看其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资格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书。”

但是,现实的整形美容消费过程中,求美大众基本不会去核查医院、医生的证件。基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人们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或者消费结果不如意的时候,才会去认真核查证件的真实与否。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求美大众群体中存在着盲目随大流、相信熟人和迷信公众人物等心理现象,再加上人的惰性和整形美容行业市场资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人们容易陷入前文说到的3类整形美容消费“陷阱”。

三、资讯更透明:整形美容O2O平台,最佳求美决策助手
《民生周刊》曝光的3大类整形美容行业“陷阱”,对整形美容从业者、求美大众都是好事。但是,整形美容行业不会因为这些曝光而自动完成行业的资讯对称,因为:一方面是现实中的每个行业都天然地存在资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是利益熏心的人总是前赴后继。
互联网时代,网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信息交流的问题,也就是让各行各业的信息对称化。整形美容O2O平台创业者一直强调创意“初心”,希望打造一个整形美容资讯对称平台,给求美大众提供消费决策参考,规避消费风险等。当前活跃的医美O2O有新氧、美黛拉、悦美、美呗、美丽神器、真优美、美哪里等等近百家,运营模式有社交点评、垂直社区、医美商城等三个特点,通过大数据统计之后,给求美大众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如医院、医生的证件、服务质量,某项手术项目的销售量,求美者的消费体验等。
举个栗子:
美哪里是一个集整形美容特卖、医院医生点评、预约咨询和整形社区于一体的在线智慧医疗美容整形服务电商平台。打个比方,美哪里要做的是类 “淘宝”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服务求美大众!凡是入住美哪里医美平台的医院、医生,必须提供真实的资质证件备案,并经过平台管理人员数据核实,即核实相关证件在政府官方数据库的有效时间,确保求美网友查询的数据是真实有效;同时,求美者的消费体验亦可以给手术项目操作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质量打分等等。
求美大众在现实消费中经常受到伤害,最重要就是没有利用好整形美容O2O平台的便利;至于官方监管部门、新闻媒体和医生们建议“求美者要在消费前核实整形美容机构、医生的资质证件”,基本无法解决问题。所以,要规避整形美容消费带来的伤害,我们需要寻找最佳的决策助手,当前最佳的整形美容消费决策助手是:医美O2O平台,开放式的医美O2O平台!
同时,求美大众一定要警惕封闭式的整形美容资讯提供平台,它们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称、不公开野蛮模式来盈利——必须澄明:既有的医美互联网网站的延伸品,如微信公众号、APP终端不属于以上范畴!

(文中图片仅做参考)
往期精彩内容
最全微整形知识大讲堂,不看后悔死你
哪些人不适合注射肉毒素?
各类整形手术的恢复期,你知道几个?
5个微整形项目,让你告别剩女!
如何判断哪种双眼皮适合自己?
只是去做垫高鼻子,为何医生叫我做鼻综合?
在线智慧医疗美容服务平台,聪明您的整形选择!
服务项目
面部整形,眼部整形,鼻部整形,耳部整形
口唇整形,胸部整形,吸脂减肥,毛发种植
私密整形,注射美容,皮肤美容,除皱抗衰
口腔美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让您更美!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整形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