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人在瑞士建了座中国房子,还在汶川盖了座纸质小学
2016/6/7 大溪地的诺丽酵素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公众号,有你想不到的精彩

     在建筑界有一位享有盛名的日本建筑师——坂茂,他以大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对于坂茂来说,建筑除了严谨稳固之外,还需要讲究循环利用,把环保和人文的理念落到实处。

    

     凭着对建筑的热忱和执着,坂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在瑞士苏黎世建造了这样一座房子——Tamedia:媒体大厦。

    

     不用一钉一铆,将木质结构通过凹凸结合的方式严密扣合起来,造就了一座凝聚着中华传统建筑精华的现代建筑。

    

    

    

    

    

    

     虽然榫卯结构源自中国,但一个日本人把它的精髓演绎到了极致,让人不得不佩服坂茂的建筑技艺和工艺水平。

    

     他使用了近2000m3的循环再生的云杉木,打造出每一个建筑的细节。工人只需按着图纸将部件拼接完成,便能让人见证建筑工艺的魅力。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的不测,坂茂又设计了梁、柱来保证受力的均衡。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物。但同时,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坂茂如是说。

    

     一旦世界各地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他总是积极参加灾后重建。用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来建造最坚固的房子,是这个建筑界大师的执着追求。

    

    

     日本神户大地震时,他仅用一天时间,为失去家园的灾民盖起了一座纸筒教堂;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时,他也积极投身到重建行动中去,建造了颇受争议的纸质校舍。

    

    

    

     事实证明,纸质房子因为运用了尖端材料和技术,绝对不会轻易倒塌。

    

    

    

    

    

    

     2014年,坂茂获得了建筑界的普利兹克奖,这不仅源自他对建筑的高超技艺,而且也彰显了他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文章转自网络)

     读了这篇文章小编心里暖暖的,暖的是大师的设计艺术,暖的也是大师的人文情怀。想到大师当时为灾民设计的临时住房还遭到了质疑和非议内心有点难过,从日本远渡重洋来到灾区的大师带着志愿者们抛下种族和偏见全身心投入到人道主义救援中,这里面蕴含着的是大爱也是大胸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养生的真谛就是养护体内酵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溪地的诺丽酵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