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揭秘:外销瓷
2015/11/3 一号陶瓷

    

    

     ▲清乾隆粉彩描金徽章纹盘(外销瓷)

     关于外销瓷的故事很多。比如:西方商人马可波罗在其1271年——1295年旅居亚洲期间的叙述中,写到“在那个省有一个城市叫(景德镇),那里生产世界上最美的杯子。这些杯子都是陶瓷的,除那个城市之外,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能生产这种陶瓷杯子”。

     比如:1745年,在离岸边只有900米,却蹊跷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中,打捞出的8%的瓷器,不仅弥补了这艘船的所有亏空,还使股东分了14.5%的利。如果这艘船顺利抵岸,它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瑞典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在1000多年前,景德镇就开始国际化了,跟许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而经济的发达也促成了官民窑相互辉映的大发展时期。

     外销瓷的蓬勃,表明了景德镇当年对方开放的程度。在北欧地区工作了7年的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隗楠,与我们分享了他在瑞典的见闻,瓷器当年如何从中国传入瑞典,又如何在欧洲流行的故事。

     “瓷器的进入,一下提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陈隗楠:在17世纪,中国和欧洲间的贸易快速增长,西方对这个神秘而遥远的帝国的兴趣愈加浓烈。在欧洲人眼中,这个神话般的帝国拥有精美的丝绸和陶瓷,皇帝和大臣们治国有方,社会安定,百姓幸福。以我对瑞典的研究来看,瑞典东印度公司前前后后来亚洲100多次,其中只有三次去往了印度,剩下都是来到中国,所以瑞典东印度公司其实叫“对华公司”更适合。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人实际上很落后,如瑞典人喝酒说“干杯”时是说“Sk·l” ,翻译成英语就是“skull”,头盖骨的意思。干杯的时候说头盖骨,非常原始。当时北欧海盗,抢了以后杀了人,把头盖骨取下来当酒器,所以现在喝酒才会这样。

     当时欧洲人的饭桌上、以木器、金属器、漆器为主,金属器一般出现在贵族家庭。一般人家里都是用很粗糙的木器和漆器。后来随着地理大发现之后和中国最早的丝绸之路,瓷器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时,被惊为天品,这么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呢?他们想象不出,所以,对他们就极具吸引力。

     此时又恰逢从美洲农作物传入欧洲,欧洲人的餐桌一下丰富起来,随着瓷器的进入,餐具的外观耐腐性、耐侵蚀性都有改善,一下提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此外,当时的对华贸易,也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陶瓷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

    

     ▲1990年Francis Smitheman绘制的“哥德堡号”油画(局部)

     陈隗楠:当时法国的宫廷是欧洲的时尚中心,法国宫廷流行什么,其他地方就立刻流行起来。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管理方式,全都是争相学习,以至于之后的欧洲每个宫廷陆陆续续都有一个中国厅或者中国的房子

     在北欧地区工作了7年,与东亚博物馆也有工作的往来。当时举办了一个大型艺术展“从中国到欧洲”。为了纪念哥德堡号,当地成立了基金会,用全手工的方式再造了这艘船。我走到这艘船上去参观,丰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之后,有朋友送我一片从船上打捞出的青花瓷片,它生产于景德镇,再到广州然后漂洋过海到瑞典,再在海底沉睡了200年,最后又到了我一个中国人手里,我又把它带到景德镇。有时候想想,会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会来景德镇。

     一号陶瓷

     1.了解一号陶瓷最新宝贝,请回复数字“1”

     2.参加最新活动,请回复数字“2”

     3.在线购买,请回复数字“3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一号陶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