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冲突】中国药促会澄清“关于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微信传言
2016/1/4 经纬传奇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郑重声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日前发现有人以中国药促会名义在搜狐媒体平台上发表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题为《中国药促会关于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同时新柳社岐黄谈、医研汇、大品种联盟和江苏省医药联盟等网站转载了该文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就此事件,中国药促会特发表郑重声明:

     我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就药品管理相关问题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但我会未就药品一致性评价问题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正式行文。在此,中国药促会同时提醒凡刊登或转载我会文章的网站或自媒体,应登陆中国药促会官网www.phirda.com进行下载并验证,以免混淆视听并造成侵权。对于未经证实即刊登或转载标明为中国药促会的文章,中国药促会保留对涉嫌侵权的单位或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二O一六年一月二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我会在广泛听取会员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就仿制药和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下称一致性评价)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不将2018年作为基药口服制剂完成时限

     我国是仿制药生产、使用大国,仿制药在满足临床需求、保障药品可及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综合的手段逐步解决,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一致性评价任务难度很大。主要面临四大难题:一是任务量大,520基药中有360多个口服固体制剂,2007年前批准的文号超过1万个,有的单个企业就有文号上百个;二是BE资源不足,从事BE研究的CRO公司和GCP机构数量有限,加之近期总局在严格核查临床试验数据, CRO和GCP机构都不愿意承接BE试验,并且报价已经提高到200万元以上;三是参比制剂等技术要求和路径仍不确定,企业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但无法实质开展工作。鉴于以上情况,同时也避免影响医药市场用药可及性,建议不将2018年底作为基药(2007年前获批)完成一致性评价的时限,将时间放宽到2020年,或者对届时没有通过评价的,采取冻结而不是注销文号,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完成工艺改进、临床研究和审评。

     二、稳妥推进,通过标准提升分批解决遗留问题

     我国仿制药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不高和标准管理不到位,很多企业将检测指标合格作为产品合格的唯一标准。因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应和标准提高相结合,通过五年一版药典改版和五年一次再批件再注册,分期分批清理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持续性提高药品质量。应鼓励企业向国际标准看齐,推动制剂在欧美国家开展临床研究和注册,对通过国际注册的品种豁免国内BE,减轻国内审评压力,同时也带动我国药品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三、改革BE管理,研究设立非医院的专业BE机构

     目前全国能够开展BE研究的GCP基地有限,无法承接超量的临床研究任务。此外,按照企业研发制剂的规律,一次性通过BE并不容易,需要有个工艺调整优化的过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在申报仿制药注册前,往往可以开展一些“预BE”研究,通过小样本的人体试验,初步判断工艺的可行性,而我国并无此管理机制。考虑到BE试验都是临床已上市品种和已知剂量,安全性不存在问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放宽对BE试验的管理,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允许非医疗机构开展相关研究,这对于缓解当前GCP基地少的矛盾、提升BE研究质量有积极意义。

     四、其它具体意见

     (一)第四条“合理选用研究方法”,提出“原则上企业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允许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评价。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方法进行评价的品种,以后还应当采取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后续评价”。该条未明确企业做体外溶出度试验的必要性。

     (二)第七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及时纳入社保部门的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此条很难操作,因为医保目录是以通用名为准的;“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建议改为“药品集中采购中纳入和原研药同一招标分组”。

     (三)第七条“同一品种达到3家以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在集中采购、医保报销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评价的品种”,建议不设此时间限制,而是如前文建议分批解决。

     (四)关于参比制剂,建议尽快推出参比制剂目录,组织相关机构建立参比制剂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国内未上市的参比制剂,避免企业多头采购,浪费人力物力,也避免国家局重复进行同一品种的一次性进口的审批;尽快确定参比制剂备案的程序,包括企业或行业协会如何申报参比制剂。

     (五)关于BE技术要求。希望明确对于与原研品剂型不同的品种,如何进行一致性评价工作;一些品种是否可以豁免BE;对于不适用做BE,需进行临床试验的,是否要先申请做临床试验。

     (六)建议建立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的咨询平台,进行技术指导,使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有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信息来源:新药汇)

     声明:此文章转载是出于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无意侵犯版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纬传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