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可贴竟截肢了!这些东西经常用,却没用对,后果不堪设想~
2015/5/6 健康时报

    

     女童截肢,竟因为创可贴!!

     近日,苏州一家医院收治了一位4岁女童雯雯(化名),医生检查发现,她左手中指的末节发黑,已经坏死多日,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雯雯手指坏死,只是因为受伤后贴了张小小的创可贴。

     原来是用创可贴包扎时,雯雯担心创可贴松掉脱落,就自己又用布条将手指上的创可贴包扎了起来。基本可判定是创可贴和布条包扎太紧,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坏死。

    

     (雯雯就诊时左手中指有明显的肿胀,末端发黑发硬,就像碳化了一般。)

     创可贴几乎是每个家庭小药箱里的必备品,方便好用,但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如此危险!其实家里的很多常用小物件,使用不当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以下几种物品在使用时可要留意啦!

    

     创可贴:包扎不对,感染危险

     一般不建议给儿童用创可贴,特别是不要在手指、脚趾上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这是因为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存在一定危险。孩子皮肤肌肉鲜嫩,如果包扎太紧,容易造成手指和脚趾的血流不畅,伤口痊愈速度慢。

     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1、在使用创可贴前,先要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创可贴要保持干爽,弄湿后要马上更换,否则相当于把伤口浸泡在水里,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不利于伤口愈合;

     2、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可导致伤口的继发感染。另外,贴的时候松紧要适度;

     3、创可贴只适用于较为表浅、不需要缝合、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的小伤口。深而窄的伤口,例如被铁钉、刀尖等扎伤,则不能用创可贴包扎,而应在止血后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

     4、创口贴的正确贴法。

    

     水银温度计:碎了之后,容易中毒

    

     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有根水银温度计,它价格低、准确性高,但却存在测温时间长、读取数据困难、易破碎、存在重金属汞中毒的潜在危险。目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已禁止生产使用,中国也将在2016年开始淘汰水银温度计。

     一支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所含的水银量大约是0.5g,水银如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其挥发的气态形式对人体有害,而且肺部对气态水银的吸收能力是皮肤对液态水银吸收能力的几十倍。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金属汞蒸气,可引起急性汞中毒,肾脏方面可出现急性损害;不典型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严重者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甚至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等。

     水银温度计万一不小心打碎了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用抹布擦或是扫帚扫,这些处理方式都是不正确的,这样会把水银分散成更多更小的颗粒,泄露面积变大,水银气体产生的速度越快。

     正确的做法:

     先要戴上橡胶手套,如果水银散落在瓷砖、木地板之类的硬平面上,可以用两片纸片把能看到的水银小球尽量聚集成一个大球,像铲菜一样将水银球通过纸片挪到塑料袋中,然后密封袋口。

     如果水银洒在地毯之类的粗糙平面上,可以用胶带将它们粘住,然后和胶带一起挪到塑料袋中,塑料袋建议多套一层,防止破裂和泄露。另外,由于水银会反光,可以用手电筒帮助寻找暗处或特别小的水银颗粒。

     按以上步骤处理完毕后,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房间通风24小时。

     2、放进带盖的玻璃器。不能直接扔进下水道或者垃圾桶,应交给专业的环境保护部门或科研机构处理。

     退烧药:没到38.5度,滥用伤肝肾

     一发烧,不少人拿起退烧药就吃,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体温超过38.5℃再吃退烧药。原因不明就匆忙使用退烧药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副作用,随便吃药的后果,你懂的!是药三分毒啊!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师方健提醒,吃完退烧药可能会不舒服。

     以下是常用的几类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类药物包括泰诺林、百服宁、白加黑、感冒灵等,主要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但是服用后,有的孩子会出现皮疹、荨麻疹、药物性发热等,尤其是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布洛芬:美林、芬必得等都含有布洛芬,同样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其不适反应主要体现在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及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长期大量使用该药对胃肠刺激严重,甚至会诱发溃疡。

     退烧药是通过出汗来降温的,药效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对于一般的高烧病人,吃一粒退烧药体温基本就降下来了。只要体温降到了38.5℃以下,就不要再吃退烧药了。为了尽量减少副作用,退烧药吃得越少越好。

     如果吃了退烧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就应该配合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酒精擦身体、敷冰袋等等。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热不应该超过3天,3天之后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的话,就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需要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暖宝宝:使用不当,低温烫伤

    

     100℃的东西,一秒钟就能烫伤人,50℃的东西,半小时后会伤你很深!这说的就是所谓的“低温烫伤”——暖宝宝烫伤就属于这种。

     容易怕冷的人,或正值生理期的女孩子,常会使用暖宝宝。但许多人因使用暖宝宝贴片、电暖宝等不当造成“低温烫伤”。

    

     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面积也不大。正因为这样,很多人都不重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感染。遭遇低温烫伤不可以大意,因为烫伤引发的感染,如果不控制好,可能会是致命的。

     医生建议,那些肢体末端感觉不灵敏的人、孕妇、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电暖宝、热水袋等,因为可能烫伤而不自觉。

     84消毒液:长期乱用,伤呼吸道

     很多女性觉得在生活中需要消毒的地方太多了,在家中使用84消毒液拖地、用滴露消毒液清洗衣物、洗手液也都选择有强效杀菌功能的。

    

     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舒友廉指出:家中消毒液不可随便用,长期使用极易导致皮肤、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强效消毒剂,多用于医院医疗器械、地面、便器等的消毒,不适宜在家中经常使用。其中所含的氯成分是一种挥发性气体,会对眼部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造成眼部和鼻部不适,甚至过敏性咽炎、鼻炎等疾病。

     此外,市面上其他的一些消毒液产品,强调能消灭99.999%的细菌,一般也含有类似成分,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使用也会导致皮肤干燥,出现瘙痒等过敏症状。

     家庭环境要遵循进行“原生态”、适度的清洁方式,即利用清水、自然风和太阳杀菌,定期清扫房屋及角落的灰尘,多开窗通风,被褥、衣物常放在太阳下晒晒就足够了。

     如果需要使用消毒液,一定要根据说明书进行充分稀释。使用过程中最好佩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室内大面积喷洒消毒剂后,人不要留在房中,关上门出去半小时,回家后通风。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jksb2013)综合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王真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