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我)中秋过后咋养生丨有小问题别忙着服药,这些好的食疗方就能解决问题!
2015/9/26 健康时报

    

     中秋节,健康时报先恭祝各位小主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家庭像中秋的月亮一样:美美满满!健康时报君奉上健康养生攻略,陪各位一起过中秋!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和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保林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教授时毓民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马若凡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郭淑云教授

    

     过了中秋节,温度难免骤降,感冒不停、嗓子冒烟、皮肤干涩、消化问题,突然全来了。不要忙着服药,一些好的食疗方就能解决问题,不妨参考一下。

     中秋燥热——五汁饮

     临近10月,早晚凉气渐重,但秋天的燥气不减,由于燥邪容易化火耗伤津液,很容易引发伤风、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

     用具有润燥作用的中药做药粥,如沙参、百合、麦冬、黄精等熬粥,用菊花、麦冬泡茶等,均可起到清火润肺的保健作用。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生姜等燥热之品。

     推荐:五汁饮

     比较经典的一款养生茶,将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深秋寒热——山药百合炖鸡汤

     到了深秋,即10月中旬至11月初,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对于阳虚者,即怕冷、手脚发凉的慢性病病人,可适当喝些鸡汤、牛羊肉汤、黄鳝等补阳的食物。少气乏力疲倦,脉搏很弱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生脉饮、金匮肾气丸。

     推荐:山药百合炖鸡汤

     将黄母鸡肉200~300克洗净,切成小块。与山药、百合各30克,加水和适量调味品,放入砂锅中小火炖1小时左右。此炖品可补气养阳,为深秋进补之上品。

     消除积食——陈皮、山楂水、冬瓜薏米粥

     在“贴秋膘”的号召下,很多人放开了猛吃。改善生活可以,但关键是要健康。

     陈皮:如果偶尔肉吃多了,消食首选的不是茶水,而是陈皮。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些陈皮,非常便宜,用砂锅煮水,让全家人喝一喝。

     山楂干:如果是中年人的话,可以买点山楂干,最好也去中药店里买,质量有保证,用砂锅煮水就比较好(山楂汁糖分太多,凉茶性寒,都不是最佳选择)。

     冬瓜薏米粥: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暴食后吃点冬瓜薏米粥,记得少加盐,稍微加点白胡椒,养胃效果不错。这些都是跟正规中医学习的,实践起来还是很有效的。

     总的来说,如果吃多,或是知道哪天有饭局,前后几天一定不吃肉,而是白菜豆腐这样来吃,还可吃些青菜汁、小米粥,过过苦日子就好。

     润嗓秘方——水果萝卜很美味

     中秋天气干燥,加上喝水太少,嗓子开始发出预警信号了,干涩发痒,可以来点便宜好吃的“水果萝卜”。

     买来新鲜的水果萝卜,切成薄片,当水果吃几片,嗓子开始变得顺溜起来,干涩感立马减轻不少,嗓子也不觉得那么痒了。《本草纲目》中称“萝卜为蔬菜之王”,在日常生活中将生萝卜作为果品食用,能润喉清嗓,对痰热咳嗽也有一定作用。但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

     防治感冒——不变的红糖姜汁水

     中秋早晚温差大,想必感冒的人不少,不妨试试老方法——红糖姜汁水。

     在红糖水里加生姜丝,熬10分钟让姜汁入味,然后趁热喝下去,顿感温暖遍布全身,鼻子也通气了,嗓子感觉也好多了,再注意下保暖,多穿些衣服,这小感冒也就过去了。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赞解释,生姜性温,吃后身体会感觉挺热,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寒气也一起带走。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平常常喝也能预防感冒。

     皮肤干燥——早晚来杯雪梨豆浆

     豆浆也能润皮肤?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豆浆润肺,而中医有“肺主皮毛”的说法,滋润皮肤是没问题的。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皮肤干燥的话,就要多补充水分;多吃水果,多喝豆浆,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效果就更好了。

     第一推荐喝雪梨豆浆,二推荐喝百合豆浆,都是热饮。可以选150克的湿黄豆,雪梨一个,百合一般是10克,取中等水位,直接打浆即可。

     其实,喝豆浆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比如玫瑰花豆浆,对女性特别好。如果想有甜味,不一定非要加糖,像南瓜、香蕉等,本身甜度就挺高的,口感不错。

     起居篇

     散步慢跑最适宜:金秋时节锻炼不能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其中,散步、慢跑就是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每天晚饭后约上三五个家人朋友一起,散步或慢跑半个小时左右,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等。

     每晚三杯水防脑血栓: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贺华认为,由于温差引起的血压波动,加上秋燥缺水,深秋往往是脑血栓、心梗的高发季节。而防血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多喝水。夜间补水的具体方法是,准备一个能装500 ~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晨起再喝300~500毫升。如果夜间喝得少,晨起可多喝些。这样的补水量,对于血液浓缩促成的血栓有一定效果。当然,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陈贺华提醒说,心肾功能不好时,要适当控制饮水量。

     换季当防颈肩痛:中秋节过后,天气慢慢变得凉爽起来。在换季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马上注意气候变化带来的寒冷。因此,有一段时间,衣服穿得并不厚。而当颈背部的肌肉群受到寒冷刺激长时间收缩,筋膜、肌肉等会发生无菌性的炎症渗出,使颈肩背部出现广泛性疼痛,头部活动受限,常牵涉到背阔肌甚至两肩,但与肩周炎不同的是双肩活动良好,不受限制。解决的办法是在秋天尽量提早多穿一些衣服,尤其注意背部保暖,要注意衣领敞口处面积不要过大,避免出汗后身体暴露在寒风下,这些做法都能避免换季时颈肩痛的发生。

     中老年人要护膝:中秋之后气温降低,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使膝关节疼痛加重,特别是有关节炎的中老年人,秋天要特别注意暖腿。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专家李七一教授推荐一个特别简单的保健方法,可以活血通络,帮助防治风寒湿痹、腰腿痛等症,即每日早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另外,对于有关节毛病的人,李七一教授建议不宜做屈膝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天凉别忘泡泡脚:天凉后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保护血管,特别是下肢、末端、静脉等离部位,以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用红花水泡脚就是不错的选择。用红花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汤,每天下午或晚饭后一小时后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提醒有脚气的人就不要泡了,容易造成感染。

    

     新快报董伟亮/摄影

     中秋安康

     健康过中秋

     根据年龄吃月饼

     中秋佳节,象征团团圆圆的月饼肯定是餐桌上少不了的。北京医院营养科李长平副主任营养师建议大家,吃月饼,不妨按年龄、性别挑。

     孩子可以吃蛋黄馅的,因为蛋黄中所含的维生素B族和丰富的卵磷脂等,是少年儿童大脑和身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

     爱美的女士可以选枣泥馅的,俗话说,“一天吃三枣,女人不怕老”;

     家里的男士们,吃点五仁馅的挺合适,这五仁是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男士平时一般零食吃得少,正应该多补充点各式坚果;

     家里的老人,可以选黑芝麻馅的,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以滋补肝肾、延缓衰老。

     由于月饼富含热量较高的面粉、白糖、食油,因此,是一种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三高”食品,就算选对了馅儿,也要少吃。一家人不妨将月饼分而食之。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吃月饼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特别是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有可能成为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凶手”。

     月饼和茶更配哦!

     月饼和茶更配哦,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孙美芳指出,不同种类的月饼配的茶也有所区别,配对了茶,不但味道更好,而且更利于我们的健康。

     甜月饼:枣泥、豆沙、莲蓉、凤梨酥

     推荐茶品:薄荷茶、绿茶

     吃甜月饼要喝助消化的茶。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薄荷的清凉还能一扫口中的甜腻。泡绿茶的水温要在70℃以下,否则容易破坏它丰富的维生素C与儿茶素。这两种茶都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月饼,但手脚容易冰冷或肠胃较弱的人不宜多喝,或饭后再饮。

     油月饼:蛋黄、肉类、五仁

     推荐茶品: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油腻的月饼适合重口味的茶,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吃蛋黄月饼容易上火,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泡发酵过的普洱茶,水温要在100℃,且前一两泡要倒掉,才能去除杂质,也能更入味。而山楂茶适合饭后再喝,睡前要少喝,因为它容易引起胃部不适。

     中秋最宜饮黄酒

     中秋团圆,喝什么酒好?营养专家宁莉推荐,最合适的就属黄酒了。

     对女人,黄酒富含B族维生素,有利于美容养颜;对老年人,它有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中年人,黄酒又富含镁、硒等多种矿物质,它们都有防止血压升高的作用。而且黄酒所含的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很容易被吸收,因此再也想不到比黄酒更好的中秋饮品了。

     这个季节,黄酒最适合温饮,一般在38度左右,加热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酒精挥发,反而失去醇香、寡然无味。如果想让黄酒更好喝,还可以加入姜丝或者话梅,酸酸甜甜,更纯美,营养效果也更好。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jksb2013)综合自《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贾慧慧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