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最该警惕这几种病,为人子女多个心眼吧!
2015/12/3 健康时报

    

     60岁,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清闲了,身体却大不如前了,大病小疾请多个心眼儿~~~

    

     ▲影视剧照

     本文专家

     解放军305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刘勇谋

     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刘振邦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祝开思

     消化内科主任 黄平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凯

     1、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常见的老年呼吸疾病之一。胸闷是主要表现,容易与哮喘和心衰混淆。所以老人胸闷一定要诊断清楚。

     和哮喘区分:哮喘胸闷多为发作性的,多有明确的诱因,如吸入花粉。而慢阻肺的胸闷为进行性的加重,冬季更明显。

     和心衰区分:就是平躺的时候,有没有胸闷,如果还有,那就与心脏的关系较大;如果没有,要想到慢阻肺。

     建议:要明确诊断最好做一个肺功能检测。特别提醒吸烟的老人每年做一次肺通气功能检查。 注意戒烟,少食辛辣煎炸食物,多吃润肺食物,百合、梨、枇杷等。

     2、肺癌

     说起60岁老人最易患的疾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癌。特别要提醒老人,别以为咳嗽、胸背痛都是正常的衰老表现,这可能患有肺部疾病。所以出现胸背痛、咳嗽时首先要排查是否是肺癌。

     肺癌早期的某些症状是需要特别警惕的:胸背痛,通常是一种固定位置的、持续性的、逐渐加重的胸背痛。其次就是咳嗽的症状,表现为持续的、症状不断加重的、吐痰带血的咳嗽。

     老年人的咳嗽其实可以区别的:

     ①如果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的咳嗽,会表现出冬天加重,夏天减轻的特征;

     ②如果是肺炎导致的咳嗽,会伴有发烧、血项高的表现;

     ③如果是肺结核引发的咳嗽,会伴有低烧、夜间盗汗的症状;

     ④如果只是普通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则可能有流鼻涕,嗓子疼等症状。

     建议:老年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肺部检查,有咳嗽症状的尽快去医院拍一张胸片,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做CT检查(价格在200~300元左右)。只要有准确的影像结果,病因区分起来就会很清楚。尤其要戒烟戒酒。

     3、大肠梗阻

     大家可能觉得便秘习惯了,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现在很多老年人生活好了,饮食越来越精细,纤维素的摄入少了,牙齿不好,导致长期排便不畅,粪块在大肠内梗阻。 一般老年人有进行性腹胀和便秘就是典型的结肠梗阻症状。

     建议: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反应也会减弱,所以应该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要养成“排便召唤”的习惯。例如养成每天晨起或早餐后定时坐在马桶上,形成排便召唤的良好习惯后,就会定时排便。

     此外,肠癌也容易遗传,老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老人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有助于排便。此外,老人每天应吃400~800克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要避免或者少吃腌制食品、烘烤制品和熏制品,还有啤酒及肉类罐头、腊肠和香肠等。尽量少食多餐,不吃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运动,多饮水。

     4、血管性痴呆

     说起痴呆,很多老人和子女都以为就是老年性痴呆。 其实,血管性痴呆一般早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病史,在脑部长期慢性缺血或1至数次中风后发生。

     在每发生一次脑梗塞后,病情便加重一步,这也是与老年性痴呆的不同之处。早期病人有头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易疲劳、易激动等症状。

    

     ▲影视剧照

     建议: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现较早时,应该积极控制原发病,戒烟、戒酒,饮食上多吃海鱼、核桃等,以及降血压血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饮食宜清淡。家人要帮助其保持心情愉快,多带老人参加户外活动,通过多种刺激,促进老人恢复记忆。在家里可以多贴一些小纸条;让老人随身带笔记本,随时记下自己做过的事情。

     5、男更

     很多人以为只有女性才有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可能出现。一部分男性到了五十岁以后,脾气越来越坏、固执、失眠等,这都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睾丸酮分泌减少所致。但男性更年期征症状不如女性明显。

     除了年龄因素外,环境污染、不良嗜好、遗传也是引发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因素,患有慢性疾病、腹部肥胖以及脑力劳动者都是男更的高发人群。

     建议: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应多吃鸡、鱼、兔肉、山药等,黄豆及其豆制品、新鲜蔬菜应作为主要菜谱。每天可以吃1~2匙蜂蜜。还要适当运动,减少血管硬化。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jksb2013)摘自《健康时报》2008-06-12第11版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贾慧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