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很伤孩子听力,家长一定要注意!丨推广
2016/3/1 健康时报

3月3日是第17届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现残率为2.11%,据此推算,全国0-14岁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超过460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无法进入普通学校上学。
丹麦瑞声达邀您共同“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请转发此文帮我们一起呼吁,让更多听障儿童回归校园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吧。
世界如此美好,我想听一听
我叫闹闹,但我的世界却不热闹

我更希望像其他孩子一样听妈妈讲故事入睡

这样的音乐会看起来好美,我想听起来一定更美

终于,我有了一个特殊的“小伙伴儿”,来帮助我实现愿望

我终于听见了妈妈的声音,和她人一样美

有声的世界,多么美好

这样做会伤害孩子听力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应做到听力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不让一些坏习惯损伤孩子听力,家长要注意这些:
1喂奶姿势不正确
妈妈如果横抱着孩子喂奶、让孩子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均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孩子的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的喂奶姿势,应是妈妈坐着,将孩子斜抱呈45度角喂。
2消炎药随便吃
孩感冒发烧,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吃消炎药,但是有些消炎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对听觉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建议给孩子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或严格遵从医嘱用药。
3游泳不戴耳塞
有的人认为,游泳时耳塞可戴可不戴。实际上,耳朵进水以后便营造了一个适合细菌生长的环境,会诱发炎症。孩子游泳时建议戴上防水耳塞。耳朵进水应当及时排出。
4 不会正确擤鼻涕
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直,官腔宽,若感冒后继发细菌感染,细菌易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给孩子擤鼻涕时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让孩子稍用力向外出气,鼻涕便会擤出来,然后同样方法擤另一侧。
另外,家长们要注意,3-8岁儿童最易罹患渗出性中耳炎。这种耳病有时可在感冒后突然发生,孩子会出现听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感到耳闷、耳鸣。如未及时治疗,渗出液逐渐增加、粘稠度增高,会形成胶冻状,发生中耳粘连、鼓膜萎缩、听力急剧下降。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保护听力、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问题。如遇到听力问题,应当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在我国,像闹闹这样的听障儿童超过460万,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弱听儿童的早干预、早康复,能有效帮助他们改善听力,享受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乐趣。2016年3月2日,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丹麦瑞声达邀请您共同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请转发此文帮我们一起呼吁,让更多听障儿童回归“有声的世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