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血小板减少症,别忘了心理干预
2016/8/19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血小板减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病情重,变化快及预后不良等因素,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常可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影响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及时了解病人抑郁,焦虑等情绪,并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行为疗法主要有认知重建法,思维中断,音乐疗法,放松训练,脱敏法等。

     认知重建法

     认知重建法是指护士可以向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进行质疑,使患者认识到自己想法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放弃并重建信念系统。

    

     思维中断

     思维中断是指白血病患者常因化疗的不良反应而感到焦虑,恐惧,护士告诉患者立即停止这种想法,应想到现在虽有些痛苦,但化疗药物效果好,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让患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指通过播放适当的音乐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即通过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的方法来缓和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振奋精神。

     脱敏法

     脱敏法是指患者与人交往时会有自卑,恐惧感,可先让患者与同室病友交往,适应后再到医院内散步,最后走出医院,这样建立起的正常反应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脱敏才算成功。

     舒适护理的应用

     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血小板减少患者病程的延长,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心理的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各种不适,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主动缓解患者的不适。

    

     护理程序的应用

     评估:交谈是获得有关信息资料的重要途径,在交谈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仪态,姿势,目光,手势等,从而获得详细,真实的资料。

     诊断: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寻找患者的真正需求,再结合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找到患者最典型的心理问题,再根据问题来确定护理诊断。

     计划开始实施:依据已确定的护理诊断,针对不同个体制定计划,拟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真正把心理护理付诸实施,确保护理措施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评价: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疾病恢复的程度,用药情况,生理心理指标的改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判定心理护理效果。通过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护理计划,直到患者心理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能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注』

     微信咨询公众号:xxbjs1

     如果你对本文存在疑问,对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疾病有不明白的问题,都可添加微信公众号与在线医生进行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咨询频道,输入您要咨询的疾病问题,在线医生会耐心全面解答您的疑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