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发布从来就不说个“谢”字,今天硬是要讲个饱!
2016/6/14 新田发布

倚天屠龙记中,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紫衫龙王当年在灵蛇岛对金毛狮王说:“谢三哥,我这辈子没说过谢字...”

我们新田发布也从来不会说“谢字”
因为好高冷的样子
可是……


小编
好吧,不说也得说!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得做到!!!
新田谢氏溯源 新田长信乡大源塘谢氏 始迁祖丁云公,由嘉禾县迁居新田县长信乡大源塘。族人分布于坦头、栗尾江等地。至1949年,已传20代,共240人。宗祠在大源塘。
新田游塘谢氏 始迁祖仲八郎,字子清,南宋时因避乱自江西弋阳县迁湘南新田县三和乡游塘村。至1949年,已传23代,共380人。宗祠在本村。新田挂蓝谢氏 始迁祖宗兴公,字发祥,元泰定间自宁远县迁湘南新田县崇益乡挂蓝。至1949年,已传20代,共900余人。
新田大利坊谢氏 始迁祖才智公,因贸易迁居新田县博大乡大利坊。至1949年,已传15代,共40余人。
新田大观村谢氏 始迁祖正锡公,清初因经商自零陵县迁居新田县博大乡大观村。族人分布于大观村、枧头圩、新屋场等地。至1949年,已传9代,共300余人。宗祠在大观村。
新田大历谢氏 始迁祖宗叔公,明万历时由本邑五柳塘迁居中和镇大历乡。至1948年,族人约300人。
新田上车谢氏 始迁祖七五郎,清初自本邑野乐村迁居中和镇上车村。至1949年,已传21代,共100余人。
新田石门头谢氏 始迁祖登云公,宋时因避金人之乱而自江西泰和迁湘,开基于新田县三和乡石门头村。至1949年,已传27代,共400余人。宗祠在石门头村。新田下塘窝谢氏始祖登云公,字都台,宋时自江西泰和迁湘。至昌甫公卜居下塘窝村。至1949年,已传22代,族人1000余人。新田罗溪谢氏 始祖登云公,宋时来楚。至景初公,字太琬,元末始迁桂阳,再迁宁远,再迁新田坪塘,继落罗溪。自景初公至1949年,已传22代,共560人。新田北正街谢氏 始迁祖衍宗公,明时因经商由广东省乐昌县迁湘之新田县中和镇城内北正街。至1949年,已传10代,共200余人。新田城关北门谢氏 清康熙8年(1669)由福建上杭迁入新田城关北门。
小编,再跟我们说说谢姓的历史来源呗!

网友
谢姓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二、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唐代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
根据2013年最新的百家姓排名,当代谢姓的人口已达到100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三位大姓, 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
谢姓图腾:

在甲骨文中, 谢字像一人拉弓箭之状,古时谢、射两字通用。因此,谢人是一支善射的氏族,以谢命族名和地名,最终形成国家。谢姓图腾谢,也是一种龟,头昂着行走。而低着头行走的龟,称为灵。谢,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推测在古谢之地曾出产头昂着行走的龟,因以谢命地名,进而形成城堡,最后发展为国家。
注意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姓氏溯源》按湖南省图书馆整理的民国时期的族谱等资料整理而成,乡镇和各村名称、人口数量以1949年数据为准。
1949年!
1949年!
1949年!
小编今天的风格就是这么言简意赅哦!
没有废话,全是精华,亲们自行体会和吸收哈!

·END·
新田发布
新田县委、县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微信号:xintianfb
投稿邮箱:xtfb@xtgov.cn
留言更精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新田发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