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 分享 |“广厦·明基金”温暖起航  关爱贫困母亲和留守儿童
2014/10/17 浙江健康俱乐部

     点击标题下「浙江健康俱乐部」快捷关注

     △来源:青年时报

     △编辑:小E

     △主编:lousky

     10月16日,由广厦集团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的“广厦·明基金”启动仪式暨“母亲邮包”捐赠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领导参加了该发布会,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一同见证了这一温暖时刻。

    

    

    

     [温暖广厦]

     三十年感恩社会十五亿元

     勇担企业公民社会责任

     广厦集团作为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始终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先后向各类慈善机构捐款近4000万元,捐助、投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超过15亿元。在广厦集团创业30周年之际,集团领导携手12万员工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广厦·明基金”,用于关爱贫困母亲、关怀留守儿童、关心困难家庭。该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我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为妇女儿童事业汇聚爱、传递爱、播撒爱又创建了一个新平台。

    

     在“广厦·明基金”启动仪式上,广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楼明将500万元现金支票交给了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领导,意味着广厦·明基金的首个大型项目——“让爱回家”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实施“母亲邮包”、“亲情家书”、“民工亲子假期”三个公益项目来实施对贫困母亲、留守儿童的帮扶,传达关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广厦集团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成立的广厦民生研究院,发布首期“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指导明基金的走向。

     [母亲邮包]

     母亲邮包项目落户浙江

     广厦明基金首批捐助3万名贫困母亲

     “母亲邮包”是由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的一个覆盖全国的知名公益项目,它以中国邮政开启的邮政绿色通道为服务支撑,以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母亲为主要对象,通过一对一捐赠的形式,将一些生活必需品组成包裹,准确递送至贫困母亲手中,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喻华芝和广厦董事局主席楼明在启动仪式上代表“广厦·明基金”向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捐赠300万元用于“母亲邮包”项目。这也意味着“母亲邮包”项目将在浙江全面启动。汇聚了中国最活跃的浙商创业群体,以民营企业为核心的浙江,近年来在公益慈善之路上的善举,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在开展妇女儿童帮扶救助等方面等的佳绩,得到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全国妇联副主席甄砚的肯定和赞许。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厦·明基金向来自象山因海难失去亲人的母亲达成资助协议。这位母亲眼含泪花,无声的感谢感动了现场每一位母亲。

    

     [亲情家书]

     温暖全国6000万留守儿童

     明基金“亲情家书”搭建孩子与父母沟通桥梁

     “亲情家书”项目是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广厦·明基金”联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妇联,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而重点实施的公益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建立系统的留守儿童数据库、长期稳定的志愿教师队伍、科学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信件为主要载体,搭建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桥梁。发挥家书的纽带作用,促进孩子的情感表达,缓解孤独、自闭等心理,拉近与父母的情感距离,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信件每月定期投递,信件由孩子的亲笔信、生活照及老师的评语组成。浙江省邮政公司为母亲邮包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亲情家书”将在浙江的希望小学推行,并在每个学校门口特设邮筒,“广厦·明基金”为该项目实施提供所有费用。该项目在浙江试点后,将推广到全国6000万留守儿童中间。

    

     [民工亲子假日]

     首创“民工亲子假日”

     9天带薪假期解决回家探亲难题

     作为拥有12万民工的集团公司,广厦集团一直将关爱员工作为践行企业责任的重要主要部分。2011年,广厦集团就打造了“广厦民工成长工程”,在全国民企中树立起关爱民工的典范。为更好地全面参与“广厦·明基金”让爱回家的公益项目,为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倡导“公益慈善不仅仅是给予,更要积极参与的运作”理念,广厦集团在全国率先成立“民工亲子假日”。首期面向100位夫妻双方均在集团工作的民工代表,每人提供9天的带薪亲子假期和1000元的回家路费,积极践行关爱留守儿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我也是一个父亲,很难想象长年看不到孩子的父亲的心情。我希望我的员工,都能拥有和孩子时常相聚的权利,这也是我提出员工亲子假日一个很简单的初衷。”广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楼明说。

    

     [留守儿童孤独指数]

     全国民营企业中首创“民生研究院”

     首期发布“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

     每4个留守儿童中就有1个存在心理孤独问题

     为切实了解社会民生现状,指导“广厦·明基金”的使用方向,广厦集团成立了“浙江广厦民生研究院”。成立伊始,研究院即与浙江大学民政研究中心、浙江现代民政研究院、民政部-浙江大学中国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广厦民生研究院在贵州、江西、河南、四川、浙江、陕西等六个省份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研究院发布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并公布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孤独平均指数为40.44(心理孤独调查量表总得分范围为16-80分,大于或等于46分的儿童被评定为存在孤独感,且得分越高孤独感越强烈)。

     此次调查共投放了6000份问卷中,4908份为有效问卷,其中26.9%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指数大于等于46,也就是说,每4位留守儿童中就有1位存在心理孤独问题。而在非留守儿童的对比样本中,也有12.8%的儿童存在心理孤独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感是非留守儿童的2倍多。

     根据调查显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孤独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第一,母亲外出打工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在父亲单独外出、父母双方外出、母亲单独外出三个留守群体中,孤独感比例分别为24.1%、27.2%、38.2%。

     第二,留守儿童年龄越小,孤独感越强烈。在3-6年级的留守学生群体中,孤独感比例分别为30.1%、29.9%、23.7%,26.3%。(六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例反弹,可以联系到小升初的问题,与同学即将分离和对未来的迷茫有关,使得孤独感有所回升。)

     第三,与父母见面次数多少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一年内没有与父母见过面的儿童群体中,51.2%的存在心理孤独问题。

     第四,与父母相处时间长短对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有明显影响。与父母相处时间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左右三个群体的孤独感比例分别为31.2%、26.1%、19.8%。

     另外,调查还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感与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没有显著相关性。

     从本次调查不难发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进行事前和事中的专业疏导,而且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单位的大力合作。让农民工、尤其是母亲有更多的机会回家将会大大降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感。

     此次公布的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是广厦民生研究员公布的首个指数,今后研究院将不定期公布留守儿童生理健康指数、职业白领心理压力指数等关注民生的相关指数,更好地指导广厦公益的走向。

     [我在现场]

     30年行善超15亿元,“广厦·明基金”正式宣告以楼明为掌门人的广厦集团正式树立公益办企理念:母亲邮包+亲情家书+民工亲子假日+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温暖广厦。

    

     CCTV、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百度、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共同见证“广厦·明基金”诞生。

    

     老板公益不稀奇,难在全员行善。“广厦·明基金”启动月捐计划,12万员工此期共捐赠153万元注入明基金池,以后每月捐助支持留守儿童、贫困母亲和为老婆孩子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朋友。

    

     民工代表上台接受“广厦·明基金”捐赠回家路费,这些民工将享受9天的“带薪亲子假日”。第一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工兄弟因为经济拮据只能2年回家一次,以后广厦每年资助他回家看望家人。

    

     广厦民生研究院正式成立,公布首个全国“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每4位留守儿童就有1位存在心理孤独问题。

    

     青年时报“牛通社”小记者采访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秘书长。

    

    

     __________24小时诊室_________

    

     【小e求打赏】一直以来,小e都坚持原创,拒绝广告!如果你认可小e每天精心为您挑选的内容,就来给小e打打气,打赏下小e吧!

     打赏小e,请猛戳“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