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科学断奶 这是一个技术活儿 | 省儿保邵洁教授经验出品
2015/1/12 浙江健康俱乐部
点击标题下「浙江健康俱乐部」快捷关注
△编辑:小E
△主编:lousky
△浙江健康俱乐部综合整理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4-6个月后的母乳中的营养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了,此时就必须添加适当的辅食。
那么如何科学的给宝宝断奶?
断奶过程中宝贝遇到不适身体有不良的反应应该怎么解决?
来看看浙医儿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教授关于宝宝断奶的一些建议。
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同,涉及面很广很细,首先罗列一些常见的宝宝断奶期间会出现的问题。
添加辅食后出现便秘平时可对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按摩
邵洁教授:
有部分婴儿在添加辅食后会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减少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宝宝在有便意后哭吵,对排便恐惧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大便干结导致排便时肛门口疼痛,甚至出现肛裂或肛周脓肿,从而抗拒排便,使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从而加重大便干结情况,导致恶性循环;
二是由于使用开塞露或肥皂对肛门造成的不适或疼痛,宝宝误以为排便必须使用这些,从而抗拒排便并哭吵。出现这些情况,家长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要对排便的问题过于焦虑,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情绪。

平时可对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按摩,并且要让宝宝多活动,均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的机会。如果大便仍然干结,可服用益生菌调理肠道菌群。
如果仍然无效,则可服用一些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如四磨汤、乳果糖等(这些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同时鼓励宝宝每日排便,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后再逐渐减少用药,可改善便秘的发生。
宝宝排便时要多观察宝宝的大便有无血丝,肛门有无破裂或肿块,如出现上述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岁以上宝宝仍要保证400-600ml/天的母乳或配方奶
主食荤素搭配
不能停留在糊状或碎末状食物
邵洁教授答:
很多家长都有误区,认为宝宝的身高体重离生长标准的中等水平(50%水平)有差距就是生长不良,其实更应该看重宝宝的生长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的体重最初在30%水平,如果生长过程中一直都维持在30%左右,那也是正常的生长速度,如果从50%下降到30%水平,那就提示宝宝的生长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寻找原因。
目前,浙江省使用的生长标准有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和2005年中国9市七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大家可以参考这两个标准。
至于你家宝宝,参照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你家宝宝在出生时的体重位于11%水平,9月时上升到42%,提示宝宝的体重增长是有进步的,但到13个月,体重下降到22%,这就说明9-13个月宝宝的体重增长不良。
出现这个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是食物的能量摄入不足;
二是疾病导致的能量消耗增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家长没有提供更详细的情况描述因此无法做进一步的分析,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评估。 一岁以上的宝宝建议仍要保证400-600ml/天的母乳或配方奶,同时保证一日三餐主食,荤素搭配、食物的性状要和成人接近,不能停留在糊状或碎末状食物进食。

要鼓励宝宝自己动手进食,允许进食时狼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宝宝六个月后要戒夜奶关于戒夜奶的四点建议
邵洁教授答:
我们建议6个月以后的婴儿逐渐减少至停止夜奶进食,这样有利于婴儿建立良好的进食和睡眠规律,也有利于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大脑的发育,并且能有效减少奶瓶龋的发生。
1岁以后的幼儿如果还没有停止夜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逐渐弱化吃奶和入睡的关联。
大部分幼儿无法停止夜奶是由于建立了伴睡条件,需要边吸吮奶瓶边入睡,否则就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里在睡眠周期转换的过程中也需要吸吮动作的再现才会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否则就会觉醒并哭闹。建议要在清醒状态下进食,快要入睡时就停止进食,更不要在入睡前刻意用喝奶安抚其入睡。
2. 培养良好的喝奶习惯
停止使用奶瓶,改用吸管杯或宽口杯喝奶;坐在椅子上喝奶而不是躺在床上喝奶。
3. 逐渐减少夜间喝奶的次数和每次的量,并相应增加白天进食的量,建立正常的进食规律。
4. 培养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入睡,尽量减少在孩子入睡过程中给他提供帮助,包括抱哄、拍哄、吃奶。
(来源:都市快报)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全科医生在线问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