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眼科学》教材的四个眼科医生,被杭州市民告上法庭
2015/5/27 浙江健康俱乐部
点击标题下「浙江健康俱乐部」快捷关注
△编辑:黑 白、小岛国
△来源:综合整理自青年时报、都市快报

杭州人朱立新是一名单眼视力障碍者,他自称“单眼人”。因为这个,他和身边的很多“单眼人”驾照不能考,考公务员受挫,大学不少理工科专业也不能就读,这让他们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四处维权后,他们认为,社会对单眼视力障碍者带有偏见的认识都源于一本书——《眼科学》,于是,便将该书的主编、副主编通通告上了法庭,要求纠正错误。前两天,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质疑《眼科学》存在错误
朱先生拿出一份1万多字的起诉状,读了一遍。
他说,4个被告编写的《眼科学》作为全国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眼科教科书,已经出到第8版,印刷52次,绝大多数眼科专业学生都是读这本教材毕业的。但是,这本书在没有进行全面、充分试验的基础上,错误地定义“立体视觉”,导致绝大多数人(包括专业医生)根深蒂固地认为单眼人在立体视觉方面有严重缺陷,不能适应许多工作和生活技能。

“不只是我个人,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朋友,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碰壁!”
朱先生掐着指头举了3个例子:填写志愿时,飞行技术、消防工程、海洋科学等不少专业都对视力有要求,单眼人在选择专业上受到很大限制;考驾照要求双眼裸视力或矫正视力达到视力表4.9以上,单眼人无法获取驾照;就业时,公务员录用对双眼视力也有明确要求,单眼人无法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
他认为,这种待遇是不公正的,因为身边很多单眼人在驾车或做设计、绘画等工作时,都能正确判断距离,并不会受到视力因素的限制和影响。40岁的石先生坐在旁听席上,他左眼先天失明,因为升学遇到困难,就去做了电工。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施工员,又当上了景观工程经理。他认为,这种待遇是不公正的,因为身边很多单眼人在驾车或做设计、绘画等工作时,都能正确判断距离,并不会受到视力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40岁的石先生坐在旁听席上,他左眼先天失明,因为升学遇到困难,就去做了电工。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施工员,又当上了景观工程经理。石先生说,现在的工作经常要跟经纬仪、图纸打交道,如果没有立体视觉,没法精准判断距离,他怎么还干得下去?
庭上,朱先生代表单眼人群体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被告纠正《眼科学》中“立体视觉”的定义,并向全国高校眼科院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教育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发函,告知此事。
“单眼人完全拥有立体视觉能力,却被被告错误的定义剥夺,这已经严重侵犯了我们的健康权和名誉权。”朱先生最后又强调一句。

证据均被驳以“无关联性”被告方的4个医生都在外地工作,由同事代为出庭应诉。
针对朱先生的说法,被告代理人反驳,书中论述的观点是以“双眼单视”为基础的,和单眼人的“单眼单视”有差别,这是两种不同的生理现象,不矛盾也不对立。而且被告只是在教科书中表达学术观点,并没有否认单眼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原告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这和被告编写教科书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4个被告代理人都请求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请。
由于双方观点分歧很大,法官宣布休庭。此案将择日继续开庭审理。
链接
“单眼人”为什么不能考驾照单眼视力障碍者的视力究竟如何?记者咨询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主任诸力伟。他说,立体视觉的获得来自于双眼同时注视物体时,视线交叉的那一点,肯定需要两只眼睛都正常。
但为什么不少单眼视力障碍者也能开车和辨别物体的远近、大小呢?诸力伟说,这样子的“立体视觉”是粗糙的感觉,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眼人可以开车,可以从事不少工作,只是因为习惯了这种感觉,但还是有缺陷的。更重要的是,人的眼睛是有视野范围的。拿左眼来说,其左侧的视野在90度,而右侧的视野要小,在60度到70度,左右眼配合才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诸力伟拿开车举了个例子,“以左眼视力好、右眼视力有障碍的人来说,开车时,他能够对左侧路况有较好的观察判断,但右侧就有难度了,要进行转头等动作来调解,因此还是有危险存在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