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口椰汁竟成了“催命符”!“救命三招”学起来!
2015/7/9 浙江健康俱乐部
?点击标题下「浙江健康俱乐部」快捷关注
△编辑:黑 白、默
△来源:综合整理自《青年时报》纪含羽、《钱江晚报》
除了过敏性鼻炎之外,被蚊子咬了一口红肿难褪、吃杨梅皮肤发疹、喝酒全身都痒……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症状,让人很不爽。当过敏原遇上过敏体质的人时,还会发生比这些“不爽”更严重的事情——

昨天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记者接到了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爆料,一个30多岁的杭州男子,仅仅在家中喝了几口椰汁,就发生了严重过敏反应,送到医院后医治无效,离开人世。记者了解到,这个男子从喝下椰汁到死亡,才几十分钟的时间。
今天小编就跟你说一说过敏的那些事,谈一谈那些深藏不露的过敏原,还有发生过敏时的“救命三招”。
喝了几口椰汁竟踏上了黄泉路仅仅因为喝了几口椰汁人就没了,死者龚先生的家属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省人民医院,龚先生的家属向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徐云祥回忆了事发的前后经过。
近日,龚先生在打开一罐椰子汁喝了几口后,立马感到恶心并不断呕吐,随后出现了呼吸困难、全身不适的症状。仅过了5分钟,龚先生就没了知觉,嘴唇开始发紫,就连呼吸都变得微弱了。慌了手脚的家属立马呼叫120,20分钟后,急救车到达家中,此时的龚先生已没有了呼吸、脉搏。
急救医生立刻为龚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急救医生足足做了5分钟的心肺复苏,他才恢复了自主心率,医院初步诊断为过敏性休克。随后,龚先生被转送到了省人民医院。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龚先生度过危险时,死神还是降临了。

对牛奶过敏的他却在椰汁上中招“患者送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深度昏迷状态,心跳再次停止,虽经过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因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徐云祥副主任医师判断,龚先生的死亡原因应该就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从外表看上去还算体态匀称健康的龚先生,其实一直对牛奶过敏,“他对牛奶非常敏感。”他的家属说,像普通的饼干里如果含有微量奶的话,也会过敏,比如浑身不舒服、皮肤瘙痒,会马上反应出来,另外他还有哮喘。
在龚先生的家里,牛奶制品是怎么也见不到的,家里也不会买牛奶土司当早饭,买的饼干也会看一看配料表,可是万万没想到,最后在椰子汁上中了招。徐云祥副主任医师说,对牛奶等过敏的人一般情况下是对蛋白质过敏,而椰子汁恰好就是含蛋白饮料,会引起过敏的可能。“但像龚先生这样反应强烈,喝了致死,实在是少见。”


有些过敏原“深藏不露”且奇葩要确认到底是哪种东西引发过敏,必须经过详细的检查,找到免疫系统针对该物质所产生的抗体和其他相关物质。同族的食物常具有类似的致敏性,尤以植物性食品更为明显,如对花生过敏的患者对其他豆科类植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
“目前能够被人们所知晓的过敏原有400多种,一般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这些过敏原而发生过敏。”浙医二院过敏科主任汪慧英主任说,“很多医院抗敏测试中心都可以通过血液的分析检查来确认是对哪些东西过敏,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过敏原都可以借此找到。”
汪慧英回忆,自己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两次过敏性休克后,在浙医二院被检查出原来是“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如果不是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谁能想到这个患者竟是因为吃了小麦制品并在几个小时里进行过运动而发生过敏反应。”汪慧英主任介绍,这类患者在吃完面食后6小时里,如果运动,就会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还有些病人和我说自己海鲜过敏,之前吃了海鲜,身上又红又痒,不过下次吃又没发作,这其实不是海鲜过敏。”汪慧英说,过敏一定是“屡试不爽”的,次次成功的,如果第二次尝试没有过敏,那你就找错过敏原啦。
她补充说,有些食物过敏与人体免疫系统无关,比如有一些人会因为食物而引起偏头痛,这可能是因为人体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或无法代谢排除所引起的。对于有气喘问题的人而言,也可因为吃了冰冷的食物,甚至可能只是喝了冰水,就因为低温而诱发不适症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会引起过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还要强调的是,人是否过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随着人体体质变化,内环境发生了改变也会导致过敏的发生。”汪慧英主任说。

严重过敏时记住“救命三招”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诸如过敏性休克的严重过敏反应,该如何自救呢?汪慧英主任提到三个重要的步骤:离开可疑致敏物、保持气道通畅、补充肾上腺素。“无论过敏反应是轻还是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停止食用或者离开可能让自己产生过敏的东西。如果感到过敏严重,保持平躺或者颈部后仰的姿势,保证气道呈打开的状态,并及时呼叫120救护车。”汪慧英主任说,
她向记者提到了一样“法宝”——肾上腺素。“在西方国家,药店会有‘肾上腺素笔’卖,如果在过敏性休克征兆的同时血压下降,患者直接给自己注射,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汪慧英主任解释,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患者的血压是监测的重点,一旦血压出现下降,补充肾上腺素是当务之急,“在我的门诊,如果有过严重过敏史的患者,我都会给他们配一些肾上腺素的针剂,以备不时之需。”
送到医院后,症状消除并不代表就能立即出院了,汪慧英主任提到,过敏性休克会有复发的可能性,一般患者在医院留观24小时后,才能“解除警报”。
延伸顺产、母乳喂养,让孩子避免成为“过敏人”“总体来说,过敏人群是越来越多的。”浙医二院过敏科主任汪慧英说。如果父母双方都不属于过敏体质,孩子也有7%的可能性具有过敏体质;父母一方过敏,孩子过敏体质的可能性就达到了14%;如果父母双方过敏,孩子的过敏可能性就达到28%了。
过敏体质和遗传关系很大,不过爸爸妈妈们也能努力让孩子的过敏风险降低一些,“国外有研究,如果孩子是顺产、出生时正常体重、母乳喂养,孩子的过敏风险就会降低一些。”而那些早产、低体重、奶粉喂养的孩子们,更容易表现出过敏体质。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