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 出游篇 | 春节出游的要当心了!一起来认识国内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
2016/2/11 浙江健康俱乐部
↑ 点击上方“浙江健康俱乐部”关注我们
最近,南美地区爆发的寨卡病毒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春节期间您有出国旅游的计划吗?出行尽量避开寨卡疫情严重的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寨卡病毒病。

图|网络
国家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据通报,这例患者,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9日,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前,患者仍在赣县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这种可能影响孕妇并导致新生儿畸形的病毒到底有多严重,是否会像埃博拉病毒那样肆虐全球,甚至威胁中国?权威组织和专家表示,寨卡不是埃博拉那样的致死病毒,公众无需恐慌,但需要借鉴埃博拉防治的经验教训,迅速开展相关疫苗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问:寨卡病毒威胁多大?
答:世卫组织发言人林德梅尔介绍说,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这种蚊子还会传播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病和黄肝病;但相对于其他疾病,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相对温和。

图|网络
1、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一般症状较轻,2-7天自愈。
2、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主要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非洲的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在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发现少量散在病例,直到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
2013年以来,有疫情国家及出现暴发疫情的国家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开始于智利、巴西等国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区迅速传播、蔓延,目前已经有20多个美洲国家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的国家更多,还包括美国,欧洲的英国、丹麦等。由于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等影响,蚊虫孳生的环境扩大,因此寨卡病毒有可能会在全球更广范围内传播。
3、目前哪些美洲国家有寨卡病毒病的流行?
目前美洲地区正在发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病流行,至今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包括: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圣马丁、巴拉圭、巴巴多斯、玻利维亚、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苏里南、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拿马、波多黎各、委内瑞拉、萨摩亚、多米尼加、瓜德罗普、美属维京群岛。

图|网络
4、人们是如何感染寨卡病毒的?
人们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寨卡病毒还可由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或婴儿,但传播几率尚不清楚。
5、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是什么样的蚊子,我国有这种蚊子吗?
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传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传播效率最高的是埃及伊蚊,我国海南及雷州半岛地区有埃及伊蚊,这些地区是登革热的好发地区,因此也是未来发生寨卡病毒风险最高的地区;同时,白纹伊蚊也可传播寨卡病毒,而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等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的分布,因此也需做好预防工作。
6、伊蚊活动及叮咬人有什么特点?
伊蚊主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叮咬人的为雌蚊,一旦吸饱了血,需要休息3天后产卵。这些卵可以在无水情况下存活达一年之久。一旦在有水环境下,只需要少量的死水,这些卵就可发育成幼虫(孑孓)和成蚊。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可能成为伊蚊的良好孳生地。

图|网络
7、伊蚊能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吗?
伊蚊是一种飞行能力较弱的动物,每次飞行距离不超过400米。但能够被人类无意中从一地携带到另一地(如车的后备箱、植物等)。如果它们能在目的地的气候中存活,理论上它们可以在当地进行繁殖,并将寨卡病毒传播到新的地区。
8、哪些人容易感染寨卡病毒?
各类人群包括孕妇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在有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生活或前往这些地区旅行会增加感染风险。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患者可能对该病毒具备免疫能力。
9、寨卡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7天后自愈。

图|网络
10、寨卡病毒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目前对寨卡病毒病的并发症了解甚少。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观察到新生儿小头畸形数量明显上升,提示与寨卡病毒感染存在关联。另外,在2013-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病和登革热混合疫情后,当地发现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多发性神经根炎)出现异常上升,2015年巴西寨卡病毒病疫情期间也观察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上升。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格林-巴列综合征之间是否存在确切的病因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11、什么是小头畸形?其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小头畸形是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与同样性别和年龄的婴儿相比)的一种罕见病,直接原因是婴儿在子宫或者在怀孕期间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小头畸形可由一系列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比如唐氏综合症,接触药物、酒精以及子宫内存有其它毒素,怀孕期间出现风疹感染也可以增加小头畸形的可能。有小头畸形的婴儿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脑部发育的问题。
12、寨卡病毒病是否有疫苗可以预防?
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病的疫苗。

图|网络
13、个人如何知道是否得了寨卡病毒病?
如果你近期曾在有寨卡病毒病的国家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出现了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疼痛,应考虑感染寨卡病毒病的可能。但最终确诊是否感染,需要通过血液检测进行实验室诊断。
14、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治疗?
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一般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临床上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包括止痛、退烧、休息和大量饮水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5、广大群众应如何保护自己?
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所以,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最好是浅色衣服)、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图|网络
16、普通公众是否可以到有寨卡病毒病的地区旅行吗?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并不建议就南美洲的寨卡病毒病疫情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我国也尚未发布旅行限制的建议。但旅行者应关注旅行目的地寨卡病毒病和其它蚊媒疾病的流行情况。如计划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请提前征询当地卫生、检验检疫或旅游部门的意见,在旅行期间严格采取避免蚊虫叮咬的措施,避免感染。
17、孕妇是否可以前往有寨卡病毒病的地区旅行?
出于谨慎考虑,WHO建议孕期在三个月之内的孕妇暂缓前往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美国CDC建议处在任何孕程的孕妇均考虑推迟前往有寨卡病毒传播的区域旅行。所以,孕妇以及正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尽可能避免前往有寨卡病毒疫情的地区旅行,如确需前往,旅行过程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旅行归来,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旅行史,注意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务人员。
18、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寨卡病毒怎么办?
曾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塞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如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可前往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和咨询,可通过采血检验,确认是否感染了塞卡病毒。
来源:微信公众号 健康浙江、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疾控中心健教所
编辑:黑白、第68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