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话养生 | 《黄帝内经》教你夏季如何养生
2016/6/13 浙江健康俱乐部
↑ 点击上方“浙江健康俱乐部”关注我们

< 话养生 >
养生,这词大家并不陌生。
养生的方法很丰富,可以是唱歌跳舞、琴棋书画;也可以是垂钓、游泳、登高、散步。它可以不用耗费大量金钱,只需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就会有利健康。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就特别推崇养生,他认为如果不懂得养生,服玉液金丹亦不能延寿;他主张养成良好习惯,抑情节欲、适当运动,倡导调摄导引之术;他十分注意食养,注意维护精气,增强体质。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最后得百岁而终。
事实上,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养生达人”,他们或身体力行,演绎着养生的精髓,或博闻强识,传播着养生的关键。
浙江健康俱乐部推出“话养生”专栏,邀请各路专家、达人,分享他们的“养生经”。

古语有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中山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卫星主任医师,他结合上述理论,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讲夏季养生。
“衣”
穿得要少、透、浅、艳
夏天穿衣强调少、透、浅、艳。少,就是穿得少,可以露的地方尽量露出来;透指衣料要透气;浅是指穿浅色衣服;艳就是衣服可以鲜艳一些。
穿得少而透气,利于皮肤的呼吸,这样汗液易于蒸发,带走体温,使人不易中暑;同时,穿得少可更多地接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促使生成维生素D。“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内钙离子吸收的‘大功臣’,所以晒太阳即补钙,可强壮骨骼。”张卫星主任介绍。
另外,深色衣服(尤其是黑色)中医认为与五行中的水相应,主藏,是吸收热量的,而浅色可以反射太阳光,会让人感到凉爽。既然夏天要活得热烈、奔放,自然衣服可以艳丽一些,这还能影响人的心情。

图 | 网络
“食”
早上起来可以喝碗豆浆
《吕氏春秋》中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饮膳正要》有云:“夏气热,宜食菽以凉之。”食以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定时进食;二是指吃正当时令食物。张卫星主任强调,现在反季节食物很多,尽量少吃。“因为什么样的季节气候特点,就会出什么样的食物,吃得对才会有益。”
那夏天该吃点什么食物呢?中医认为,“暑气通于心”,夏天炎热,清心养心为务。张卫星推荐了几种食物。
西瓜,色赤入心,性凉祛暑;苦瓜味苦入心,性凉清心。此皆夏季所生,其他当令的食品有:西红柿、荔枝、青白菜、甘蓝、生菜、黄瓜、辣椒、冬瓜、南瓜、空心菜、豆角等,多凉性,能祛暑气。“夏天早上喝碗豆浆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 | 网络
多用生姜、陈皮泡水喝
夏天养生,还可以中药泡茶饮。适合夏天泡茶饮用的中药材有:西洋参、陈皮、生姜、乌梅、山楂、扁豆或扁豆花、鲜佩兰、鲜藿香、西瓜皮、绿茶、金银花等。
在阳光下作业的人出汗较多,气阴被耗,易于中暑,张卫星主任建议,这类人可选用西洋参、乌梅、西瓜皮、绿茶、金银花等泡茶。“泡茶时可加入一定量的盐、糖(用白糖或冰糖)更佳。”
夏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气重,如果工作环境潮湿,或待在空调房里,则应当泡饮鲜佩兰、鲜藿香、扁豆或扁豆花等以祛暑化湿。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上述中药茶,因为这类茶通常都偏凉,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喝。
此外,中医认为,夏季人体内的阳气反而不足;再加上贪凉饮冷,更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停胃,所以,张卫星主任建议,“生姜(或姜枣茶)、陈皮等散寒祛湿健胃的中药,应当成为夏季经常泡饮的药材。”
张卫星主任还建议,夏天要喝常温或偏温的饮料。“常喝冰镇饮料,会损伤脾胃阳气,不能化生津液,反而不能解渴,这个大家都有体会,有时会越喝越渴,所以要喝常温或偏温的饮料。且偏温的饮品,喝后稍稍出汗,符合《黄帝内经》中‘使气得泄’的要求。”

图 | 网络
“住”
即使不午睡也要“入静”
《黄帝内经》提到了“夜卧早起”,有些人就“奉若圣旨”,理直气壮地熬夜,其实并非如此。“晚上最迟不可过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入睡,中午最好睡一觉。”张卫星主任说,中医学认为,子时和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子时(23点至次日1点)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高。午时(11点至13点)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没有条件午睡,也应‘入静’,也就是处于安静的状态,不要进行活动或工作,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有种“上火”要多泡脚走路
空调现世后,夏天就被人为“变成”了冬天,人们整天龟缩在空调房中,使夏季“养长”变成了冬天的“养藏”,而这违逆天时,不符合养生之道,就会如《黄帝内经》所说的“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出出汗、长长阳气。“当然,身体虚弱者,不耐暑气,尤其现在夏季过于炎热,可在晨昏之时,适当外出活动。”
这个季节,人很容易上火。其中有一部分人属于上热下寒的体质,通常表现为脸上长痘痘,但又不能吃冷的或寒性食物,否则就会拉肚子,同时夜尿也较多,手脚也是凉的。这类人的“上火”,与熬夜、爱发脾气不无关系。因此,张卫星建议,上热下寒体质的人,在改变不良生活作息和心态后,“上火”的症状就会慢慢缓解,同时,还能常泡泡脚、多走走路来引导火气下行。

图 | 网络
“行”
夏天尤其要重视养心静
《老老恒言》中说:“养静为摄生首务。”这在夏天尤其应当重视,因夏季炎热、主动,为防动之过极,需以静制之。《黄帝内经》要求“使志无怒”,怒则心火更旺,下汲肾阴,可使肾阴亏耗。《道德经》又说:“不可见欲,使心不乱”,欲望过多,引动心火,要减少性生活。
同时,还要“心静自然凉”,《老老恒言》提供一法:“平居无事时,一室默坐,常以目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毋间断,毋矜持,降心火入于气海,自觉遍体和畅。”

图 | 张卫星
专家名片张卫星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接受过颜德馨、朱良春等多位国医大师的指导。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具有较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各种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肿瘤的调治;擅长男性性功能障碍、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的诊治。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来源:青年时报
记者:毛晨怡
编辑:浅夏蓝璃、第68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