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心梗,一个心跳骤停7次被抢救回来,一个却死在了私家车里…
2016/7/14 浙江健康俱乐部
↑ 点击上方“浙江健康俱乐部”关注我们
心脑血管病人尽快送医院是必须的,但在病人及家属看来,无关紧要、甚至自以为聪明的选择,结果却截然相反。生与死,有时就差一辆急救车的距离。有专业急救车在场,急重症患者的存活概率将大大提高。

图 | 网络
口述人: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丁亚辉
心跳骤停7次被专业救护车抢救回来
7月13日早晨刚起床,科室的微信群里手术警报就已经响起。
杭州附近一家县医院来了一个急性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患者发病后,由于没有急诊冠脉介入的条件,需要立即转到我们医院里来做急诊冠脉造影。
就在我们赶到医院积极准备时,转运到120传来了令人揪心的消息:患者反复发作室颤(也就是大家说的心跳骤停),已经心肺复苏除颤好几次了,而杭城早高峰的拥堵无疑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幸好关键时刻,杭州交警非常给力地安排警车开道,让救护车快速地到达了医院。
从杭州郊县过来的一个多小时路程里面,患者总共心脏停跳7次,都被120救护车上的医生给抢救回来了。120救护车到达后,我们迅速用药稳定了患者的情况,并立即安排了急诊冠脉造影,开通了堵塞的右冠植入了一个冠脉支架。患者的症状迅速好转,没有再发生心跳骤停的情况。
家属开私家车送医院患者死在途中
或许这个病人的情况对于每年急诊收治处理几百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大医院来说已经司空见惯,算不上什么值得提及的新闻,但我今天拿出来说是因为不久前另外一起急性心梗的抢救案例。
就在大约2周前的凌晨2点半,我被值班医生急促的电话叫醒,值班医生请示:一个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的老人是否要做急诊冠脉介入。当病情汇报完后我心里明白,对于这个老人,我们医生已经没有办法了。原因很简单——他心跳停止时间太长了。
其实,老人发病的时候并非没有希望,他首诊的医院在心电图和抽血后,很就快明确了心肌梗死诊断并建议立即转院到我们这里行急诊冠脉介入。
但在转院时,家属认为120到达太慢,觉得路程不算远而坚持用私家车转院,结果半路途中,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发生了猝死,等到了医院无论如何努力也只是徒劳了。
而在几年前,我的一个老病人也是突发严重胸痛怀疑心肌梗死,家属自认为去当地医院最后还是要转运到我们这里手术的,就自作主张用私家车直接从杭州郊县往我们医院送,结果也是在半路心跳骤停,等到了医院已经救不回来了。

图 | 网络
遇到急重症,呼叫120转送远比自驾车安全
其实这种血淋淋的案例还有很多,我讲这三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当发生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生命的急重症时,呼叫120急救车转送要远比自驾车安全。
虽然120可能到达时间看起来不如自家开车来的快,但途中一旦出现不好的情况下,有专业急救医生在场,存活概率将大大提高。
第一个故事中的幸运患者正是因为信任医院,全程按照标准的医疗流程,用120急救车转运才得以存活,否则路途中心跳骤停7次,结果不堪设想。当然技术精湛的120医生,热心给力的杭州交警也是这场生死大营救的英雄,要感谢他们。
请记住:有时候,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只有一辆车——急救车。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来源:青年时报
记者:纪含羽
编辑:浅夏蓝璃、二小姐骑大马猴、南淮。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