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 分享 | 肠道有颗“息肉”,动手术的医生却叫来了妇科的同事……
2016/7/21 浙江健康俱乐部
↑ 点击上方“浙江健康俱乐部”关注我们
尹女士今年37岁,因大便带血,在当地医院查出肠道里有个“息肉”。没想到,转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后发现,这个“息肉”居然是节育环。
本应待在子宫腔内的它是怎么跑到肠道里的?哪些情况会引起节育环异位?节育环能终生不取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浙大一院消化内镜中心季峰主任、浙大一院妇科副主任朱海斌副主任医师。

图 | 网络
肠道“息肉”原是节育环
去年10月,由于大便偶尔带点血丝,尹女士在老家的医院做了一个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趴着”一颗红色的息肉,直径约1厘米,息肉表面有出过血后结的痂。
当地医院的医生取了息肉的一部分做了活检,活检报告只提示是炎症,不必做息肉摘除。因为组织比较脆,活检后息肉出现了渗血,操作医生在上面放了一个小小的止血夹把血止住。
然而,尹女士之后还是继续受着间断大便带血的困扰,这颗息肉的存在也成了她的心病,她反复奔走于各大医院,期间也复查过肠镜,尝试摘息肉未果。
前段时间,经过推荐下,尹女士来到了浙大一院,接诊她的正是季峰主任。他翻阅尹女士的就诊资料,判断这不是一颗普通的息肉,当即决定让她住院并安排肠镜检查。
内镜下,季主任发现,息肉已经没有之前几次肠镜上的图片那么明显,如果不是那枚标记性的止血夹,也许会很难发现。
季主任用活检钳钳住止血夹一端,把它取了出来。让他没想到的是,拿掉止血夹后,下方的黏膜内露出个黑乎乎的“小脑袋”,仔细一看,是一根金属状的东西。凭经验,季主任怀疑是节育环卡到肠道里。

图 | 网络
人流后可引起节育环异位
当季主任和尹女士提到可能是节育环的时候,尹女士才想起那枚“没用”的节育环。
原来,在2014年上半年,她曾为避孕特地去医院放过一枚节育环,不久后,仍带环怀孕,做妇科B超检查以及人工流产均未发现节育环,然而腹部X光片则提示节育环仍在体内。她想反正没有不舒服,也没有多查。原本还计划着摘完息肉,再去妇科看看。
之后的CT检查也证实,尹女士节育环穿出子宫游走到了肠道。接着,尹女士被转到肛肠外科进行手术探查。主刀医生田洪裕副主任医师打开她的肚子后,发现子宫壁上两个金属丝触角般地钻出来,其中一个头扎进了其紧贴着地肠管上,另一个头扎进了肠系膜里。随后,田洪裕请来妇科的同事来一起评估患者的情况。
引起节育环异位的因素有很多。“先天因素有子宫畸形、宫腔偏大,这两类女性不适合放环。通常放环之前,医生会通过B超来检查子宫是否过大。如果子宫太大的,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和鞍状子宫),或者宫腔有纵隔的,就要考虑其他避孕方式。” 朱海斌副主任告诉记者,“后天异位因素则有子宫受过损伤子宫壁软,易于穿透,比如人流后、哺乳期。另外,也有可能节育环放置时就有异位。”

图 | 网络
取环一月后子宫内膜可恢复
不过,放过节育环的腐女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节育环异位还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很正常地取出来。
“有的人会出现节育环坎墩,俗话说节育环卡住了,常见于绝经之后的妇女,因为绝经之后子宫萎缩,一些本偏大的环,就会坎墩到肌肉里面去。因此,我们不提倡节育环终身不取,通常45岁以上,尤其在停经半年后就应取环。取环的时间最好在月经干净后3至7天内,这样可减少出血。”
记者发现,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来医院取环的人多了,朱海斌副主任的门诊里也出现了取环小高峰。除了备孕的,还有一些放环后,出现不适症,比如说环下移,环坎墩,或经常不规则的出血的也会来取环。
朱海斌副主任提醒,上环后若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持续月经量过多等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的,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取环。另外,想要备孕的人,应在备孕前至少提前一至两个月取环,因为取环一个月以后子宫内膜就可以恢复。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来源:青年时报
记者:蒋菲
编辑:默、南淮。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浙江健康俱乐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