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节,谁打开,谁幸福~
2015/6/19 家庭医生在线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首先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今年端午节赶上了父亲节和夏至,难得有三天小长假,大家是否都回家陪家人一起过节呢?
其实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下面介绍端午节的养生要点跟端午节健康吃粽窍门。
端午养生不妨试试这两招
1. 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到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2. 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明天就端午节,市场上各种粽子一拥而上,热闹非凡。虽然端午节也叫“粽子节”,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肆意大吃的,一起来看看吧~忌过量,餐后血糖反应高
在以前,吃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在一些地方,吃粽子也有强身壮体的作用。但是现在已经进入了饮食过量的时代,糯米的好处就变成了它的缺点:它很容易吃过量,餐后血糖反应太高。考虑到目前很少有家庭自己包粽子,而市面上销售的粽子基本上都是买回家之后再次加热,几乎全部属于高血糖指数食品,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一定要非常小心。
这样吃粽子更健康哦~
1、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许多人会因粽子吃得多而肠胃不适,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因此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粘糖,不要吃得太甜。
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
健康吃“粽”有窍门
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掌握好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注重高纤: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热量外,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详读营养标示: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这么多节日将一起到来,如果您无法和父母亲一起过的话,小编提醒您记得抽空打个电话问候家人,顺便提醒家人粽子的健康食法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家庭医生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