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补啥真的科学吗?这些中医常识掌握了事半功倍!
2016/6/2 家庭医生在线

    

     点击上方蓝字 可订阅哦!

     中医,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很多人对看中医有着排斥或者过高的期望,这些都会陷入对中医的认知误区,从而耽误了自己的病情。

     那么,人们对中医的常见看法,哪些是错的呢?

     中医只是喝汤药?

    

     人们到医院找中医看病,都是开方、抓药,拎着一包包中药回家熬制是天经地义的事。看了中医没开药,等于挂号费白花了。其实喝汤药只是中医多种治疗手段的一种。

     真正高明的医生治病时会根据病邪所在的层面,病势的进退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中医强调“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没有最好的,合适就好!

     中医的六大疗法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治疗层次:脏腑的病多用药,经络问题多用针、灸,病邪在表的多用刮痧……

     生活中,人们生病看医生时多数病已成形,病邪属在脏在腑的范畴,这就需要多种方法一起配合治疗,各自发挥在治疗上的优势方能手到病除,而不是单纯依靠其中某一个法来解决,这里面需要高度的智慧,所以只会开汤药的大夫未必是好中医。

     “以形补形”很科学?

     “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是人们对中医的最大误会,曲解了中医“以脏养脏”之说。

    

     中医说的五脏,其实是一系列器官组织功能的组合。中医的五脏不是定位性的,其实是按功能进化的深浅层次划分的。如果把人体看成一棵大树、一座宝塔的话,树根和塔基就是中医说的“肾”,逐渐往上的树干树叶,是中医说的心肝脾肺等脏腑。

     中医的肾是“先天之本”,如果伤到了“肾”就是致命的。因此,中医有“久病及肾”的说法,意思是任何疾病如果得不到控制,最后都要殃及到“肾”,造成“肾虚”。

     “肾虚”只是个病情发展的程度形容,比如心衰病人到后期会用附子回阳救逆,附子是入肾经的温补肾阳的药物。中医的“肾”是人身之根本,树叶树干被虫蛀严重时,树根也难以幸免,塔基松了,塔身就要倒塌。

     中医治疗肾虚的中药,很少用到植物花叶,一般都是根茎或者是种子,前者比如狗脊、山药等,后者比如山萸肉、枸杞等,植物的根茎相当于人体之根,植物的种子类似于干细胞,以这些来补“肾”才是中医所谓的“以脏补脏”的真正含义。

     至于“吃猪肝补肝”之类,其实是以脏补脏的滥用甚至误解,中医认为,血为肝所主,如果一定要说吃肝补肝的话,补的也是由中医所说“肝”所统摄主管的血。

     慢性病才可找中医?

     很多人认为:中药见效慢,是治疗慢性病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中医药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并不慢,如退热、止痛、止喘、止泻等,如果用药对证,均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在失眠门诊中,治疗许多顽固性失眠患者,只要诊断准确,用药后当晚即可安然入睡,其效果不亚于西医的安眠药。

     热天不宜吃中药?

     很多人认为热天不宜服中药,许多患者有病扛着,非得等天凉再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施治,治疗时会考虑到季节的因素,加一些相应的季节用药。

     觉得本文不错的,请点赞~

     关心您的亲友,分享健康好文~

    

    

     点击查看更多热门文章

     《你真的会补肾吗?这样补肾反而更肾虚!》

     《百岁杨绛仙逝 她的养生高招不可错过》

     《比直接吸烟多50倍的致癌物质,你还认为二手烟危害小吗?》

     《白头发多怎么办?学会了这招,再也不用染发了!》

     《这6种食物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人就中毒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家庭医生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