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救命药  “失踪”之谜
2014/11/29 医药代表网

     医生救死扶伤,离不开用药。尴尬的是,临床上不少救命药玩起了“失踪”。这些救命药大多价格低廉,与之同为“患难兄弟”的,是一度广泛使用、如今也难觅踪影的普通廉价药。究竟有何隐衷?

    

     市场探访:300多种药物“玩消失”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谢世平告诉记者,毒扁豆碱是治疗抗精神病药药物中毒的有效药,但从药物清单中已消失了好几年,更无奈的是,这款药物目前并没有有效替代药出现,“遇到此类病人,临床救治就很困难,曾有一个病人因这种药物的缺失而丧失了治疗机会。”另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氟哌啶醇”也有着一样的命运,不同的是,氟哌啶醇有类似可替代药物,只是价格要翻10多倍。“我们医院使用的不少药物因受众较少,多数厂家都不愿生产,无奈之下,我们跟厂家协商,不仅生产量小的药物由他们提供,临床上用量较多的药物也由其提供,以保证他们的利润。”

     据统计,全国目前临床上处于短缺的药物品种超过300种。2013年7月以来,专门治疗甲亢病的临床药品甲巯咪唑(俗称“他巴唑”)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短缺;治疗皮肤过敏的扑尔敏、消炎药诺氟沙星等也在短缺药名单之列。

     流动梗阻

     “一个药品能否保证市场正常供应,受制于企业、医药公司和医生三方积极性,其实有的药物倒不是企业不愿生产,而是医药公司不愿销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医院回款时间较长,医药公司更愿意将关注点放在利润相对较高的高价药物上。

     事实上,临床中的短缺药物基本都是“低价药”。一项对342种短缺药品的调研资料显示,从单位常规包装价格看,有211种短缺药品的价格在30元以下,占61.7%,而其中10元以下的药品有130种、5元以下的药品有89种、3元以下的药品有55种。

     “即便药物到了医院,没有医生愿意开,对患者而言还是一种‘短缺’。有时,医生的处方笔更愿意倾向药价较高的药物,这也可能是导致某些廉价有效药消失的重要原因。”

     政府放宽定价管制 重点监管药品质量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价格应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非政府定价,政府应在质量监管上严格要求。政府只是建立监管平台,让予资质符合的企业药品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

     今年以来,关于药品价格领域的行政管制放开力度几乎空前。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调整”的低价药清单,涉及533个品种1154个剂型。其中,283种低价西药将执行“不超过3元/天”的标准,250种低价中成药执行“不超过5元/天”的标准,企业在这一标准下实行自主定价。这一政策出台后,江苏也相应调整了医保联动价格,目前红霉素眼膏、盐酸小檗碱片、奋乃静片等市场经常出现短缺的药物,因价格逐步上调,企业有了生产动力。

     建立低价药保护机制 将短缺药纳入储备库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在对现有招标制度进行改革时,也应对廉价、低价药品建立相应保护机制。

     据悉,为鼓励药企生产廉价药、低价药的积极性,江苏省去年起着手建立廉价药物保护机制,分批公布数十种临床需要、安全性较高、价格低廉、供应面临困难的药物清单,取消最高零售价管理方式,统一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以避免药企间恶意竞低价。但这一政策只面对江苏地区执行,外地企业不在此列,部分品种药物由于生产企业较多,价格竞争仍然激烈,最终使得该省物价局制定的保护机制流于形式。

     短缺药能否建立起储备库?目前国家在各地区指定相关单位设立药品储备库以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但都以大众药品为主。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可考虑将短缺药也纳入其中,并建立相应应急机制以供调配。

     引导医生 出台相关考核办法

     “效果差不多的情况下,究竟用什么药,基本由医生说了算。”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冷明祥表示,引导老百姓合理用药,医生当用好手中这支开处方的笔。

     患者也要改变“药价越高、效果越好”的用药观念,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作条澄清,《广东事件升级!医药代表被逼跳楼》一消息非属实,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删除此文,非常抱歉!文章中所配图片是一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其家属陪同就医期间,趁其家属不备跳楼自杀。

     关注医药代表网,掌握第一手医药资讯

     【微信号】yydbw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