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裁员不断,本土药企借机吸纳人才
2015/2/11 医药代表网

     一直以来,中国三甲及以上医院药品供应的70%都被外资企业占据,而随着现阶段人才和市场占有率的重新调整,外资药企和本土药企间的格局分配也将迎来一次重构。

     2014年,各地卫生部门在招标中,普遍对范围内药品进行了25%左右的价格下压。当时多数药企分析,或许此次大幅普降之后,药价在一段时期内可以稳定运行。但仅仅一年后,价格再度大幅下行。

     如此次沸沸扬扬的湘招,拜耳36个品规中仅仅有9个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1%,弃标率75%;勃林格殷格翰21个品规中仅有7个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5%,弃标率67%;阿斯利康24个品规中,只有13个品规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4%,弃标率46%。

     而在那些中标的药品中,价格也较往年有了大幅的下滑。其中,礼来议价的20个品种中,最大降幅为32%;默沙东34个议价品种中,最大降幅为39.8%;辉瑞34个议价品种中,最大降幅已经达到了55%。

     而让外资药企难受的还远不止于此。

     2015年,针对原研药将取消单独定价的政策或许会出台,这对外资药企来说将更是致命的打击。

     而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许多外资药企就此实行了大幅度的裁员,同时还合并或取消了一些产品线。

     裁员与招聘

     1月29日,合资公司先声默沙东的年会上,高官透出消息,合作将终结。

     随着公司即将解散,先声和默沙东各自做出部分员工的岗位安排,但未来的300个岗位无法装下700多人,其中包括中层和一线销售人员,因此接近400多人将面临失业。

     而另一家外资药企百时美施贵宝,更是在2014年12月就宣布了裁员近千人的决定。

     随后,礼来、拜耳等也纷纷传出了裁员的消息,两家企业也都表示是由于业务调整所带来的人员缩减。

     不过,外资药企的这股裁员潮,却为国内药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远大医药借机开辟了直营事业部,希望通过吸纳到的外资医药代表们,复制外企模式,实现公司的进步创新。

     除了远大医药外,神威药业也在大幅招聘人才,从销售总监、医药代表到片区经理,招聘规模达200多人。据神威药业的销售副总称,他们也对外资人才青睐有加,目前正在招聘中。

     格局重构

     目前对外企来说,除了大幅裁员以保证压缩成本外,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业务调整。大量外资专利药的到期,必将促使外资药企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重心。

     据医药行业数据统计,今年外资药企到期的专利药达440亿美元,如赛诺菲的“来得时”和施贵宝的“阿立哌唑”等等,而由于新研发的药品还提不到上市日程,外资药企只能选择搁置新药品的推出,并剥离自己的一些边缘业务。

     相比外资药企,本土企业已经习惯了多年来在低利润率中跑量运行,因此即使面对巨大的降幅,弃标的企业也很少。“外资药品的中标价格一直比本土药品高3倍左右,这样下拉后他们不能接受,那只能让出市场”,一位国内药企的人士称,“但国内药企习惯了低利润率运行,在只要能活的背景下,就低头供货”。

     因此,此次外资让出的市场,正是本土企业扩大市场的好时机。

     据医药行业一项统计显示,在三甲及以上医院,外资药品的占比达70%左右。从去年以来,随着外资弃标、本土企业中标的数量增加,外资药品的占比已经降低至60%左右。

     此外,随着全国各地号召的“大病不出县”政策的推行,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患者被留在了县级城市看病。二三县级城市作为一直以来国内药企的主要市场,国内药企已经占据了70%-80%的份额。

     也有医药界业内人士分析,迫于低价格的压力,外资药企未来或将主力发展OTC领域,同时处方药网售正式开闸也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但这两条较窄的路线能否承载外资药企的庞大体积,还尚未可知。

     源:经济观察报

     医药代表网【微信公众号】yydbwcom

     医药代表网【个人微信号】搜索95577894或“MR-here”(验证请备注公司名或自由人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