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2015凌厉飞检 重查三大品种
2015/2/17 医药代表网
“今年是药品GMP和药品GSP实施过渡期结束之年,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认证比例已经超过46%,应该说骨干企业大多通过认证了。从2016年1月1日起,凡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必须坚决停止生产、经营,绝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在2月5日召开的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如是说。
GMP认证收官在即
在新修订药品GMP无菌药品检查方面,从2011年3月到2014年12月,核查中心共收到企业药品GMP认证申报资料1350家次(902家),对1328家次(891家)企业进行了认证现场检查,占申请总数的98%。其中,1269家次(874家)企业通过药品GMP检查,按1319家企业测算,完成率为66%。
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已经获得新修订药品GMP证书的企业就可高枕无忧了,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整治,收回12张药品GMP证书,17家企业停产整顿;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针对中药饮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飞行检查,收回16张药品GMP证书,约谈14家企业。
飞行检查力度加大
以往的监管实践证明,飞行检查是监督检查重要且有效的形式。在2014年11月召开的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有关人士介绍《药品管理法》修订最新进展和整体思路时提及,《药品管理法》修订后拟逐步下放药品GMP和GSP认证,将认证制度和药品企业准入标准以及日常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结合起来,减少审批,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飞行检查,就是其中的有力措施之一。
国家总局今年将重点开展飞行检查。为此,总局加紧组织修订《药品飞行检查办法》,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吸收公检法等部门的意见,内容和思路都有很大拓展。目前,该办法完成了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已提交审查。
杨威在介绍核查中心今年检查工作思路时表示,今后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检查、检验、监测综合手段发挥飞行检查的威慑作用,重点围绕高风险企业或品种开展检查。多组分生化药提取、前处理等过程,中成药、化药制剂共线生产环节的交叉污染问题;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品种等是检查重点。
药品质量责任体系在建
首先,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承担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主动对自己生产的品种开展风险管控。 “今后药品监管不仅是单纯的管药品风险,更要对企业管理药品风险的行为和效果进行监管,这也是药品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的创新。” 国家总局副局长吴浈所说。源:中国医药报
医药代表网【微信公众号】yydbwcom
医药代表网【个人微信号】搜索95577894或“MR-here”(验证请备注公司名或自由人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