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吗?先弄清楚这几个概念误区
2015/5/8 医药代表网
源:新康界 作者:林玲
【世界微笑日】微笑不仅使人们增加交流、拉近关系,还是重要的养生术。
药品营销相对封闭而专业化,药品价格同样纷繁复杂——出厂价、零售价、批发价、中标价、中标零售价、采购价等等不一而足。很多外界人士,尤其是不是很了解医药行业和企业营销与经营管理的人士很容易将很多概念进行混淆。
如火如荼的降药价中,各类腰斩的挂网价格已经让企业连呼吃不消,无以应对,为何外界依然遥指药价虚高?其根源在于企业销售价格实际虚高,还是各类概念中存有误区?
出厂价:零售价 = 虚高?
注意到一个共性问题,各类行业外媒体报道、医改专家、财政部专家等提及药品价格无一例外沿用了以出厂价与零售价之比作为药价虚高与否的参照公式,其是否检验药品价格规范化与否的科学金标准?还是如央视星巴克价格报道一样对企业营销与经营以及行业定价原则尚未透彻了解?
以面包为例,出厂价仅仅相当于面粉加水和各类配料的裸制成本,店面租金、人工费用、物流成本、财务成本一概未计算在内,去掉一切开销之后如有盈余才算面包房的利润和效益。零售价则是面包生产成本加合以上各项费用,再留出企业经营微利。面包不会以出厂价倒挂销售,制药企业厂房设备和GMP认证投入巨大、研发成本、专利申报与维护成本、营销成本、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财税成本、管理成本无一不沉重,同样无法以出厂价格赤字销售和经营。
降低药价VS加剧就医贵?
另一个概念误区则是药占比与医药分离。如果不从源头上控制医疗总费用增长,提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观念与职业规范性,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医疗机构收支平衡,健康和阳光经营,单一降低药品费用和药占比,则会造成医疗费用更迅猛地增长。医改不能只考虑医疗机构的生存与满意度,更要考虑医药生产企业的生存与经营规律。如果完全打乱行业与企业正常的营销规律、经营规律,削足适履,即使不开药,百姓看病只会越来越贵,对医药产业则会造成重创。
药房托管不是事实上的医药分离,企业的营销环节增加,费用大大增大,各种问题依旧存在,医院只选贵的药,患者如何享受到真实的药价降低?医疗机构无法单纯依赖国家投入维持生存,除了医疗技术收费,还要依靠各项经营。取消药品批零差价,仍要靠进院差价、靠检验费用和器械耗材费用等维持收支平衡,甚至更加变本加厉。既然存在必须弥补的经营缺口,为何不能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让医疗机构提高运营水平,降低费用成本,减少加价摊销,整体控制和降低民众医疗费用,而将由机制衍生的各种负面问题都推给药企? 为何不能寻求一种健康而阳光经营的方式,让医疗机构堂堂正正规范合理地经营药品,让医疗机构、药企和患者共同和谐而满意?仍用计划经济、行政干预、国家哺育包养活的方式,回避经营管理的实质性问题,医疗机构会愈加和国企一样。根源性的问题不解决,单纯棒打某一个行业,作为治病救人的药品企业同样很冤。
国家招采平台竞买竞卖,医院处方全部拿出进行社会招采等理论规划同样回避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医疗机构如何维持经营与生存、医药企业如何生存,医药行业未来如何延续的现实问题。几千家企业,很多同质化产品几十、几百家生产,如果只有几个企业中标,更多企业只能倒闭,更涉及产业规划和有序发展的更深层次问题。垄断式进目录、垄断式中标、垄断式经营也将耗费企业大量的公关成本,滋生更多的反腐问题,更会导致未来药价全面上涨。APP同样涉及上述问题,高额变相补贴与商业贿赂无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