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年底全面取消
2015/5/17 医药代表网
点击「医药代表网」,快速关注我哦!
个人微信号:搜索95577894或“MR-here”(请备注公司名或自由人哦)
源:苏州日报

医改8个方面
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实施智慧医疗战略
药品价格将降低
2017年公立医院药占比降到30%以下
到2015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政府投入水平、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等因素,完善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有序解决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合理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到2017年公立医院药占比降低到30%以下。
看小病不用再挤大医院
提高基层报销比例和诊疗水平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人社部门制定与之相配套医保支付和结算政策,发挥医保杠杆作用,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引导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探索建立逐级转诊制度,对按规范从基层办理转诊的,实行差别化的医保结算政策;对符合下转指征转至基层治疗、康复的,提高报销比例。实行医保定点单位和药品目录的分级管理及动态调整,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基层的首诊率。
社区基层医院的硬件设施容易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的难点问题。在昨天召开的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医改办主任、省卫计委主任王咏红提出,要改变当前好医生集中在大医院、基层机构缺乏优质医生的“倒三角”结构,让更多人才充实到基层卫生机构,形成“金字塔”结构。
《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医师晋升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积极采取双向转诊、卫生支基、专家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种措施,推进卫生技术人才向基层流动。还将探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充实基层人才队伍。
就医选择将更多元
社会办医门槛准入放宽,鼓励医师多点执业
《实施方案》提出,将出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发展。放宽社会办医准入条件,鼓励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资源紧缺专业机构。实行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宽非公立医疗机构融资政策;对非营利性民办健康服务机构给予投资奖励。探索政府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机制,对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积极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险。
同时,还将大力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制定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医师在完成单位核定工作任务、合理分配劳动时间等情况下申请多点执业,单位应予支持。鼓励公立医院医师优先到基层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医疗卫生人员可通过多点执业或从事其他超额劳动获取合规报酬。制定个体诊所准入标准,在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二级以上综合和专科医院中具有一定工作年限、职称的执业医师开办个体诊所。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实施方案》指出,要针对医疗卫生行业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人才成长周期长等特点,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适度放宽人才密集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力争到2017年达到40%,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
《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公平公开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总额浮动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自主分配制度,奖优罚怠,打破“大锅饭”。对公立医院,强化“双考核、双挂钩”,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医院分配总额挂钩;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一线人员倾斜,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内部考核时,对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优秀品种,正在广招临床合伙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