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犀利论:药企说医改,旧历史新观点(一)
2015/6/16 医药代表网
约访对象:季总
现:南京科惠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在某外资药企及百亿民营药企有过近20年管理经验。
文:沈cc
从中国医药市场看,2006-2013年,医药市场的增长率总体都是下降的。因为健康的需求,这个产业的发展一定是向前的,尤其是在二次医改之后,整个医药市场的结构又进行了调整,政府的干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整个医药市场调整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次医改造就了处方药营销,中国81-82%的药品销售是在医院产生的。而这种结构,在2009年以后,已经发生了改变。
二次医改对整个农村市场、对基层医疗市场的结构,通过政策在强行调整,这种改变给医药市场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市场持续不断的扩容,而整体医药市场增长的幅度在持续不断的走低。2009年之后,国家在之后的几年中,硬生生投入了3万亿,结果发现,到了2012年,市场的增速还是一直在减缓。

12、13年,整个市场都在徘徊,一直不招标,医改如果光靠国家往里投钱,就不那么好玩了,再者,国家也没有那么多源源不断的资金一直投入。喊了三年的招标年,一直没有动静,直到2015年,招标年总算来了,而从整个招标市场来看,不能说乌烟瘴气,只能讲妖魔横行。
这个招标年,到底会给医改带来怎么样的结局,也说不清。但是总体趋势能看出来,医药市场扩容的速度实际上是倍增的。

一次医改后处方药市场结构示意图

二次医改后处方药市场结构示意图
两张金字塔图形的对比可以看出,二、三级医院从一开始的倒金字塔顶端,占比80%,基层医院只占比17%~18%;在整个2009年以前,中国的医药市场都是这么个倒三角的结构。而从2009年开始,虽然金字塔现象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政策的趋向,已经开始让基层医院承担起大部分的药品销售。中国医药市场的体积一直不断在变大,但增长的规模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2014-2015年3月份,增速持续走低。招标降价,医改用什么钱?医改之前,看病买药,到底花的是谁的钱?报销流程走到最后,花的还是国家的钱。用国家的钱给国家的医院做补贴,药品加成15%,医院是补贴到了,结果医保的钱不够用了。
二次医改下,整个医药市场总销售收入的增长趋势在减缓。市场在扩容,收入的增幅在减缓,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药价在持续走低。
国家要通过强行的政策调控,从医院市场里把钱拿出来,再来返还到医疗体系中。再单独调拨大量资金到这个产业里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今年上半年各个省的情况,安徽、湖南、浙江,招标结束了吗?没有。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每个省招标完之后都来讲一句,允许尝试新的模式、允许二次议价。
省级招完了,还留个窗户在那儿,看别的省怎么玩。两大老板都在等着看呢,在中国的政坛上想留下那么一点声音,医药还是真是不错的选择。温家宝结束了农业税,之后几千年的历史书中都会留下这么一笔,换言之,如果医疗体制改革是在现任的总理这儿完成的,也是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所有省都在表现,这个表现带来的结果就是:彷徨了一代医药人。
明日待续分解:招标那些事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