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药审新令: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2015/8/23 医药代表网

     加速处理注册审批积压,淘汰落后产能

     这些年,在大大小小各种场合,CFDA因为新药审批过慢的事情已经被吐槽的耳朵长茧了。前段时间还有媒体写文章说,一个国产新药的审批要等16年,简直等的老板都要下台了。

     注册审批积压有多严重?为什么会积压?吴浈给大家列了一组数字:现在在审的药品有21000个品种,90%是化药仿制药。再进一步举例,其中8个品种,有100多家企业在申报;有23个品种,50~99家在申报;89个品种重复申报企业有20~49家;目前全国药品生产企业拥有的批准文号是16.8万个,但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只有5万多个批文,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批文处于沉睡状态。

     上面的数字其实从侧面展示了中国药品审批的生态:大量重复申报的仿制品种挤占了非常宝贵的审批资源,同时放出去的批文又有大量处于沉睡状态。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报批的数量多,整个审批流程不透明,CFDA审评人员数量太少也是客观原因。吴浈说,目前总局一年接到的报批是8000~10000件,但是审评人员只有120人。和业界楷模FDA比一下,人仅化学药品审评就有5000人,而每年承担的审批品种只有3000个。

     目前CFDA给的目标是:在2016年,初步消除积压;到2017年,年度进出平衡;2018年,按时限完成审评。至于怎么做,吴浈表示,将在“九个不批准,五个加快”的基础上,改变机制,用社会化的理念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借助社会资源,包括一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药监系统的现有审评人员,把资源调动起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把一些技术力量集中到我们这里来。”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用10年时间补课

     目前正在进行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针对2007年以前上市的药品,属于补课。所以这事儿做起来就比较难,其一是,这批药的原研药都是好几十年前的药了,如果原研不生产了怎么办呢?CFDA给的答案是找标杆。“如果找不到原研,那你找国际公认的这个产品的国际先进,拿它来做对照。”

     第二,要不要重新做临床?吴浈给出的解释是,“我们的想法是,体外试验是基础,鼓励做体内试验。体外就是做溶出度实验,溶出度曲线和原研一样的话,我们视同体内等效,这种方法就很简单。但如果说体内溶出度没有条件做,就必须做生物等效,做生物等效是最能证明这个药有效无效和疗效相等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三,企业到底有没有积极性做?因为产品早都获批上市了,企业凭什么做?CFDA给的答案是,会想办法从利益角度激励企业主动去做,让大家从中获得好处,比如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为一种新的标准,在招标过程中更有优势等等。“一句话,谁做这个事情,谁就受益。”

     目前CFDA也已经给出了整个一致性评价的时间表:在2018年之前完成基本药物目录里规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同时推进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产品做一致性评价,”争取用8~10年,让上市产品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一切为创新让道,不创新就会“受歧视”

     第一,将原来创新药品特殊评审的范围扩大一些,将临床急需,亟待创新的药物都纳入;第二就是优先,“我们一定给他单独排队,单开窗口,组织专人开展审评,也就是说,缩短它的排队时间,让它能够尽早地开展研究”;第三,解决服务问题,让创新在审批环节少走弯路,少浪费资源,提高成功率。“我们提出来,对创新产品有一套服务体系,包括咨询,包括允许在研制过程当中不断修改完善,补充资料,仿制药就不允许的。”

     源:奇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