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鼎晖焦震:我们如何寻找中国未来的安进、基因泰克?
2015/9/5 医药代表网
近日,鼎晖投资总裁焦震在东方高圣主办的中美生物医药投资沙龙上提到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10年以后谁可能是中国的安进或者基因泰克?
大公司极可能在生物制药领域
最近我们投资了一个单抗公司,一个月前,我们把他们其中的4个在中国过了三期临床的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卖了大概2亿美金,同时今后还会给我们10%的销售分成——这可能不是第一个,但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以前我们都是从美国买专利。
这里有个背景,就是美国最近要大规模地降低医疗成本,鼓励美国的大企业去做仿制药。但他们也没时间去开发,所以就全世界的去找。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机会。
现在中国真正能出现重大突破极有可能是在生物制药领域。这个标志是能出来多大的公司。几年以后中国会不会有一个几百亿美金的生物制药公司,我们很难说没有,但今天我们谁也不知道是谁。
这个公司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到底是通过自己开发、销售,还是通过国际的收购兼并?路线图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做个假设。
现在有几个趋势是不容置疑的:第一个是生物制药在中国、在全球都有机会;第二个是在这个领域会有很多大公司出现;第三个是未来会有更多中美之间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合作;第四个是现在资本的成熟度跟以前不一样,现在中国会有更多的资本去支撑这个领域公司的发展。
其实医药领域要出现超大公司,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在技术领域上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敌人是谁,而医药领域上恰恰相反。医药研发的时间很长,任何一个人想做一个药,没有十年八年是出不来的。所以从时间上讲,那么谁有可能呢?要成为一个超大的公司不仅要技术先进,同时需要市场认可。所以要成为一个大的公司必须有好几条腿同时走路:第一要有新的东西,第二这个东西在卖,第三要有资本支撑去国内、国际收购兼并。所以,要怎么成为大的公司,具体的方式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这个大的方向我们是知道的。
现在,我正在对获得国家药监局三期临床批准的公司一个一个地找,我相信在这个名单里面未来会出现超大公司的概率比别的大,因为一旦出现一两种药卖得好,就有大量的资本跟着走,就会有资本去收购兼并,去收购其他公司的技术团队、或者有前途的产品。前面五年是打基础,后面五年可能有某种药会突然爆发,这种爆发是需要时间和资本支撑的。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的企业要准备好了,就是现在美国鼓励企业去做生物仿制药,因为大公司的医药成本太高了,这是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如果时间过去了,这些仿制药都进入了中国的市场,那么小公司根本就没有机会了。
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中国的企业还有个机会,就是美国欧洲认可中国的临床数据,这天一旦到来,将就大大的缩短了一个新药获批的时间。到那时候哪个公司准备好了,从产品、销售规模等都要准备好了,那么就能迅速发展成为大公司,这个在以前可能需要五年、十年才能达到的,现在突然出现这个机会,就大大提前了这个公司成为大公司的速度。所以这个趋势来了,企业得准备好,准备不充足是不行的。
投资人都在想什么?
几乎没有一个投资者愿意用10年帮你去开发一个东西,但并不是没有投资者投资初期项目。那是怎样做的呢?
我会先做一些晚期的,然后,早期的也往上接,一个一个的接,等有40个药在一起时,即有在生产的,也有在三期临床的,又有在二期的和早期的,那就好办了,我的资源是巨大的。过了某个阶段的,例如完成一期临床,有时候就可以选择转让出去,这样我们就有充足的现金流去支持早期和晚期项目。
除了看产品,我们其实更看人。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发现了一些不错的产品,但这个人当企业家可能会有问题。那么,我们和他们合作的时候,一般会说:“你这个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我得找另外一个人管这个东西。”
我经历过一个特别好的例子,90年代中期,当时是咱们国家抢仿药的最后一批,同时有两个一类新药(阿托伐他汀和盐酸吡格列酮),是两个相邻的厂在做,到如今,一个企业成了大公司,估值几十亿元,另一个目前销售额约一亿——就是这样的区别。
本文整理自《中美生物医药投资沙龙全程记录》。
源:新康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