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利益杀死的廉价药
2015/10/15 医药代表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高达342种有疗效无“钱”途,廉价药品“被”消失,新闻披露了这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但很明显,在药品生产供应这件事情上,利润成为了最大的指挥棒。无利可图、不能赚钱的药物,正在不断被医院及药厂抛弃,医生们开出几分钱廉价药物的处方可以成为新闻事件,已经深刻描绘出这个社会的现实。更重要的事实是,这一切被视作为一种理所当然。这种廉价药短缺的新闻已经反复出现了5到10年时间之长,看起来,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过。很要命的问题是,一些药物并不全是可有可无的,像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鱼精蛋白、他巴唑,都属于临床上重要的药物,甚至是一线药物。

     无利可图,药企有什么动力去生产?这是当下很流行的一种诠释思维。或许,这句话还可以翻译成,没有钱可赚的事情人们为什么要去做?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们,已经将之当成了一种信条。

     不妨思考另一个问题,在医院,能不能因为病人的病不赚钱和少赚钱,就拒绝提供救死扶伤的医疗服务?

     如果医学和药学是一门纯粹的商业,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对商人们而言,合法的赚钱就是最大的道德。但事实上,从政府保留了那么多的公立医院和国有药厂,并且每年愿意拿出巨额税金来扶持这个行业发展来看,这些行业不应该纯粹只是商业机构。

     从社会的文明角度来看,即使这些医药机构是商业机构,也应该保存有公益性的一面,不应该见死不救。人和人的关系总和中,竞争利已的关系只是一部分,还有另一部分是和平牺牲的关系。当一个社会,偏执的只迷信竞争利已,这种过度就会造成悲剧。不赚钱的事情没人愿意干,就会让很多的病人濒临缺医少药的生存困境,这是当下很容易被忽略的现实。

     为了生存和发展,被推进市场的药厂及医院可以赚钱,甚至是想方设法的赚钱。这是可以接受的正在发生的现实。但这些机构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使命,修建医院和药厂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救死扶伤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可以生产更赚钱的药物,但也要给廉价的救命药留下一条活路,给生病的穷人留下一条生路。

     对这些特殊的行业而言,服务于富人之外,也不应该拒绝穷人。不生产廉价药物的实质,就是在变相消灭穷人的药物选择权。

     当然,在一切的角色和所有的态度中,政府角色和态度是最重要的,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民间行为。针对某些一线临床用药的生产短缺,政府卫计委等职能部门应该牵头药企、医院,打造一个防止这些特殊药物短缺的保障机制,这才是现在解决问题的关键。

     源:健康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