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青岛“天价虾”更黑的是香港“天价药” 亲历后揭开内幕
2015/10/26 医药代表网
都说青岛“天价虾”贵,其实那都不算啥,更贵的是香港“天价药”。一瓶治疗扭伤的按摩油要将近两万港币,8两常规的日用草药可以卖3万多港币。最近,香港以及内地媒体连续报道了多起内地赴港游客购买了“天价药”的纠纷。
唉!看到这里,笔者只能一声叹息了。两年前笔者也上过当,事后多亏一名当地导游捅破了这层潜规则,才知道其中的猫腻。
“购物天堂”也有骗子
近日《南方都市报》刊发了一篇名为“治不住的香港天价药陷阱?”的报道。今年7月25日,王丽和老公及儿子走进了铜锣湾骆克道的一家药房,男店员随即“热情”地招呼了他们,称其老公黑眼圈明显,相信是经常喝酒、晚睡,说话的同时热情地开出了药方:用凤尾草、三七花、三苓这三种药材调理肝脏。
热情的店员还称购物有优惠,凤尾草470港元,其他两种药材免费赠送。这时王丽想到了自己患有肝病的弟弟正好需要护肝,问了数遍都得到470港元的答案后,店员随即把一把凤尾草磨成粉,王丽则拿出了一张信用卡。
原来470元不是“一把”,而是“一钱”的价格。凤尾草是一种日常草药,在内地药房或者淘宝上买,一斤也就20多元人民币啊!折合成港元不到30元。
香港的《太阳报》则报道了另一种天价药骗局。7月17日晚,来自福建泉州的旅客郑女士在铜锣湾一药房购物,选购了约40件货品,包括2瓶“黑鬼油”。银联卡付款,出单后要签名一刻才惊觉,平时买的都是198元一瓶的黑鬼油,标签价格竟是是19800港元,2瓶就高达39600港元。郑女士当即与店员理论,是不是价格标错了,并要求退货退款。
店员说,没标错,不是“198.00”元,就是“19800”元!
内幕:宰的就是你
为什么看似“老套”的街头骗术屡屡得逞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所以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笔者曾是资深的旅游记者,在香港买到假药后曾向一个导游了解情况。这个导游是内地过去的,所以说出了实情。“这些街头的小药房都是有黑社会背景的,往往在黄金地段租一间小铺,用各种伎俩坑蒙拐骗游客赚钱。”
“那香港政府不管啊?”“管也没用,香港海关及消委会前几年还公布了一批被法庭定罪的‘黑店’名单,但很多游客第一次来香港那知道这个。以后千万别在街头小铺买药了,在香港只有连锁超市和知名的大药房才有真药。”
痛定思痛,为了别人不再上当,我们还是看看香港的黑药房都有那些伎俩。
手法之一——卖假药
造假手法其实很低端,例如日本产的正露丸,正品是“喇叭牌”,假货外表都很像,只是改成“爵士牌”。这种“正露丸”打开后用闻一下一点药味都没有,而真品有刺激性味道。
另一常见招数是“偷龙转凤”,货架上或者拿给你看的是真药,付钱后药房职员在包装药物时使出“魔术手”,极速换上其它品牌或包装大小相若的药物,并很热心的从柜台下拿出彩纸帮你包装,包完了还用透明胶封住,再用胶袋装好。
手法之二——明码标“贵”
如上面案例中,故意在标价上做文章,如果匆忙购物,看不仔细就要“吃药”。
手法之三——标“小”卖“大”
故意不标示清楚商品价格,以沟通不畅等借口欺骗。例如上面案例中的“凤尾草”,一把就标个“470元港币”,你问他告诉你是“一把”的价格,刷卡后则告诉你那是“1钱”的价格。
认准“黑药房”特征
这些黑药房主要分布在旺角、铜锣湾、尖沙咀、中环等黄金地段,此外湾仔、油尖旺也是“黑店”集中地。通常,这些黑药房都是“一间堂”,门口通常挂着“政府注册”、“信心保证”霓虹灯招牌。一般都是两个穿便装的店员,一个坐在里面收钱,一个在外招呼。
以后再去香港买药,你可要千万当心!否则,刷爆你的信用卡你也回不来。
源:网易新闻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真惠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