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经理拿着资料敲开了连锁的门,结果……
2016/1/15 医药代表网

     连锁现在是越来越招人喜欢了,体态丰韵、明眸善睐,产品在货架上琳琅满目,店员在咨询和结账的人群中步履轻盈、穿花绕蝶。引无数企业纷至沓来。

     对于企业来说,处方药的渠道拓宽,有人选择第三终端控销模式,有人选择了连锁渠道,连锁这几年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医院的另一大终端出口。不少企业开始投身开发连锁医药市场,其理想模式是高扣率给连锁供货,预留出费用做市场推广。

     肩负着高扣率上货的责任,不少经理带着处方药的资料敲开了连锁的门。很诚恳的告诉连锁的商品经理,我们不准备给你们高毛利,但是我们有完善系统的动销方案,同时我们也准备严格执行,一定能给你们带来可观的毛利额。

     解决消费者认可度问题、额外增加店员的收入,场外活动推广、店内店员拉动,消费者主动购买、店员简单劳动就能获得回报。整个环节天衣无缝,运用得当定能滚动发展,企业和连锁皆大欢喜。

     商业的经理尽管很赞同企业的方案,也不怀疑企业的热情,不过依然会要求有上柜费、张贴费、培训费等等一系列费用,同时说明,低毛利的产品,店员一般没有积极性,而且店员绝不可以收好处。言外之意很明确,上货可以,必须交钱,至于产品最终的状况如何,他们并不在乎。

     不要困惑,要知道,连锁有两个心仪的宝贝,一个是必卖产品,一个是高毛利产品,如果两者都不是,又要走连锁的渠道,用他们的资源,那么所有连锁首先是先挣到这笔钱的。

     他们很清楚,医院转场过来的产品,销量不太大,市场基础薄弱,所谓通过推广活动要达到的销量,只是个遥遥无期的承诺,如何当真。

     而且药企这是个看上去完美的解决方案,必须通过各个环节的共赢,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对于连锁药店来说,医院转过来的都是低毛利的产品,店员没有提成也不计入任务考核,店员有啥积极性可言?

     缺少了店员的帮助,所有的推广都需要企业自主完成,这意味着药企必须在终端投入巨大。因为要实现药品销售这个结果,必然要伴随着:丰富的产品、持续的推广活动、密集的人员布局、物料费、上柜费、赠品…….,成本巨大、周期颇长。这个巨大的成本有多少企业能够负担,能负担多久?在这个周期中,有多少企业能保持耐心并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

     这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任何渠道的建立都是个系统工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比较医院来说,连锁门店布局分散,单品产量低,开发连锁的星星之火是一系列的产品和一个能运转流畅的团队,持续的投入。同时,处方药转战连锁,既然是要合作,那么还是要尊重下这个渠道的特点,平衡下双方的利益,既要预留市场推广费用,也要满足对方的需求。毕竟,不是连锁求着让上货。如果只是带着做处方药的成功经验做连锁,难免碰壁。

     听过一个笑话,出差收获不大的一个晚上,有位经理辗转反侧,昏沉沉的似睡非睡。

     不知过了多久,隔壁有个抑扬顿挫声音一直在喊“药!药!给我,药!”

     这位同仁顿时惊起,睡意全无,一边捶着墙一边焦急地问“你要什么药?你到底想要什么药?”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希望所有的医药同仁都能开心、快乐的工作。

     本文为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与作者,否则视为侵权。这是赛柏蓝执行总编,欢迎加他个人微信Saibailan。

     来源:赛柏蓝 特约撰稿:禹鑫

     这个二维码真好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