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预言 | 胰岛素和新型降糖药的机会在哪?
2016/4/2 医药代表网

胰岛素类逐步成为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用药;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新型降糖药将逐步被市场接受,一些国产创新药和仿制药也将获批。
作为临床常见的慢病之一,糖尿病困扰着大量患者及其家人。根据最新的IDF(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统计报告,目前全球20~7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3%。
一般观念认为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是,21世纪的新千年以来,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正飞速提升——2001年的数据是5.5%,2007年是9.7%,而最新的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1.6%。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患病率增长尽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检测水平提高,但更多的还是源于生活方式的变化。
改变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远离糖尿病,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然而,对于数亿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多的问题则是如何治疗。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因而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将逐步扩大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
根据GBI research的最新数据(“Type2 Diabetes Market to 2019-A Shifting Treatment Algorithm and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Expected to Drive Growth by 2019”),全球2型糖尿病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0.2%的速度增长。而根据IMS的数据,目前糖尿病药物市场已成为仅次于抗肿瘤用药的第二大治疗领域,2014年全球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达到63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8.0%。
市场高速发展的因素,首先是肥胖症等的增加,使得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大幅增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型糖尿病治疗用药陆续成为主流用药,带来更好疗效同时也推高了治疗费用。
新型胰岛素类药物、GLP-1激动剂、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将成为市场主流。2015年全球最畅销的7种糖尿病用药包括来得时(Lantus)、诺和锐(NovoRapid)、捷诺维(Januvia)、优泌乐(Humalog)、诺和平(Levemir)、诺和力(Victoza)和捷诺达(Janumet)全都属于以上类别。

国内用药市场现状
在医药市场总体增速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医院终端增长乏力,糖尿病用药市场增速也有所放缓。从样本医院数据来看,2015年糖尿病用药市场同比增长8%,略高于行业水平。
一方面,以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为代表的传统口服降糖药依然保持稳固增长态势,以甘精胰岛素为代表的新型胰岛素则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包括DPP-4和GLP-1类药物在内的多种新型降糖药尽管陆续进入中国,但从市场规模来看,这些品种份额还非常有限。

注射笔的使用和更具优势的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开发上市,使胰岛素类药物逐步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用药。根据样本医院2015年的数据,胰岛素类药物已经占据糖尿病用药市场的36%,增长速度高于口服药物。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胰岛素类药物的增长呈结构式增长特点:传统的胰岛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胰岛素和单组份胰岛素销量都增长乏力,但新型胰岛素却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新型胰岛素增速达到14.21%,高于同期糖尿病用药市场增速。

从胰岛素的发展来看,快速调节血糖异常的超短效胰岛素和作用更平稳的长效胰岛素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目前胰岛素增速较快的领域。其中,市场领先的品种为: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及仿制药),以及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及仿制药)。样本医院数据为:诺和诺德的诺和锐销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8.7%;礼来的优泌乐销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11.3%;赛诺菲的来得时作为胰岛素的最畅销品种,销售额达4.0亿元,同比增长13.8%;仿制药通化的长秀霖销售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27.4%。
研究热点及进展
短期内糖尿病的临床治愈依旧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因此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还是着眼于更好的疗效、平稳降糖、餐后迅速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更便捷的给药方式、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乃至出现并发症后的控制和治疗等。
根据汤森路透数据,目前糖尿病在研药物约有200余种,从作用靶点来看,研究的目光依然聚焦在DPP-4抑制剂、GLP-1激动剂、胰岛素类似物等热点领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也被认为有望提升疾病治疗水平。
在国内,DPP-4抑制剂、GLP-1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也都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恒瑞的瑞格列汀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有望降低医疗开支,但开发过热问题也不容忽视。
“十三五”展望
未来五年,也就是“十三五”期间,研究前沿的品种还难以进入主流市场。我们预测未来五年国内糖尿病用药市场可能出现以下变化:
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依然将保持高于领域的增速,市场份额的提升将更为明显,而这其中,以超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为代表的新型药物更具市场机会。短效胰岛素方面,诺和锐预计依然将保持坚挺;赛诺菲新上市的艾倍得(谷赖胰岛素)更为稳定,聚合物少且起效快,依托同公司的来得时,未来预期也将不错。
2.传统口服药物方面,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进入了基药和多地慢病目录。在中国慢性病管理从中心城市向乡镇铺开的背景下,这两个品种预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是,考虑到中国拥有广大的糖尿病患者群,糖尿病用药会给医保偿付带来巨大压力,故拜糖苹和格华止作为原研药有降价需求,而价格更低廉的仿制药则更具机会。
3.未来五年,新型降糖药将逐步被市场接受。一些国产创新药和仿制药也有望于五年内获批,更合理的价格无疑将有助于市场推广。考虑到GLP-1类药物为注射剂,故我们更看好两类口服药物,即SGLT-2抑制剂和DPP-4抑制剂。
■编辑 余如瑾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