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通过哪些合理、安全的渠道了解疾病?
2016/5/9 医药代表网

     本期主编:药友制药 徐锐

     前 言

     1. 以下内容不能保证准确,仅仅是结合个人微薄的学识简单说一说,知乎大神很多,如果你发现本文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不过请将指正范围局限于文章内容,而不是我本人,谢谢。

     2. 如对我截图中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中的内容有异议,请直接联系指南编写机构,我本人没有加入以上任一机构,请勿拿我当靶子,谢谢。

     如何了解一种疾病?这是个非常大的命题。

     我们以糖尿病为例,你在生活中也许遇到过以下问题,想问别人,又不知道问谁好,又不可能挂个号去问上门诊医生一个小时:

     (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是多少?(2)某 A 查尿时发现尿糖 3+,是糖尿病吗?(3)某 B 查血时发现空腹血糖 7.6mmol/L,是糖尿病吗?(4)以上 A 和 B 为了进一步诊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5)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6)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可以不吃药吗?(7)服用中药可以治疗糖尿病吗?(8)现阶段糖尿病可以被治愈吗?我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则宣称 2000 元保证治愈糖尿病的广告,可信吗?

     为了了解以上内容,我们需要搜一搜文献,某百科的词条内容比较通俗易懂,但是较为零散,且存在因商业关系修改的可能,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搜指南。

    图 1:某百科中对糖尿病的描述节选

     (上图截自某百科,很多描述不准确,比如「三多一少」并非仅见于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是否得到及时诊断与体重下降无关,在诊断标准的描述中前述「血糖是唯一标准」,后又述「糖化血红蛋白是最有价值的指标」)

    

    图 2-1: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版)

    

    图 2-2: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 版)

    

    图 2-3: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这个图中有几点需要说明:1. 国内的指南主要分为几类,一类如上图,就是指南(如图 2-1);

     还有一类是基于循证证据的指南(如图 2-2),这类指南中多会给出诊疗建议的证据等级;

     还有一类是专家共识(图 2-3),至于国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有多大区别,我个人不太了解,等待高手指教。

     2. 一般在指南名称中都会带有版本时间,一般而言越新的适用性越高,会纳入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像图 2-3 给出的专家共识中没有给出版本时间,大家需要看一下期刊时间,为 2012 年。

     3. 指南大多数都是学会编写的,编写指南的学会会在指南标题下方给出,一些国外的指南,大家一般就称呼(指南时间 + 学会名称 + 疾病名称),比如美国糖尿病学会简称 ADA(图 3),人们称呼其指南为2015ADA 糖尿病指南。

    图 3: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徽

     我们以2013 年中华医学会 2 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指南为例,说明指南一般囊括哪些内容。

    

    图 4:T2DM 的流行病学

     指南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目前 T2DM、妊娠糖尿病及 T2DM 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介绍了 T2DM 的患病率等等信息。通过该部分,可以大致了解我国 T2DM 现患率以及近年发展趋势。

    

    图 5-1:DM 的诊断与分型

     图 5-1 右下角简述了目前 DM诊断的标准。附注中还提示了空腹血糖测定时的注意事项,需要空腹 8 小时没有摄入热量,所以那些「早上没有吃饭,只是喝了一瓶酸奶」的人就不要来测血糖了,那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啊。

     值得一提的是,ADA 的 DM 指南已经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而中国 2013 指南尚不推荐作为首选,而推荐作为参考。也许未来会更新其作为首选,因为现在 T2DM 的「三多一少」已经越来越不典型了。

    

    图 5-2:糖尿病的分型

     此段可以了解所谓的 1 型、2 型、妊娠糖尿病等等有什么区别。

    

    图 6-1:DM 的三级预防

     该部分内容中交代了患 T2DM 的高危因素,以及哪些人群应该常规监测 T2DM,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因为其他原因去住院时医生要给你查糖耐量,千万别认为医生在多管闲事哦。

    

    图 6-2:指南推荐改善生活方式帮助防治 DM

     比如进行体育锻炼等,是有助于防治 DM 的,而这样的体育锻炼应该维持多高的强度,每周进行几次,在指南中都有介绍。

    

    图 6-3:对药物预防 T2DM 的描述

     根据指南中叙述,虽然一些试验表明一些药物可能有效果,但尚未充分验证获益与风险,所以指南暂不推荐使用药物预防 T2DM

    

    图 7:DM 的教育和管理

     本部分介绍了血糖监测的策略等,有些患者仅仅是偶尔清晨起来测一次,正常了就觉得疾病得到控制了,这样的管理策略是不准确的。

    

    图 8-1:T2DM治疗目标

    

    图 8-2:T2DM 控制目标数值

     该部分介绍了 T2DM 的控制目标,从 8-2 中可以看出,T2DM 的控制是一组综合指标,并非仅仅控制好空腹血糖就可以了,连血压、血脂、BMI 等等,也需要控制好。

    

    图 9:T2DM 的营养治疗

     该部分介绍了 T2DM 患者如何规划食谱,如何分配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分配,能否饮酒,是否需要限盐,以及提倡多摄入哪些食物等等。

    

    图 10:T2DM 治疗过程中的其他事项等

    

    图 11: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该部分详细介绍了降糖药的种类及其应用,包括注射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等,包括这些药物适用条件及禁忌证等等。

    

    图 12:低血糖的成因及对策

     低血糖是 DM 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时甚至会致命,因此了解低血糖的病因及对策是很重要的,该内容在本段有详细介绍。

    

    图 13:T2DM 的减重手术

     该部分介绍了 T2DM减重手术,对于手术适应证(并非所有的 T2DM 患者都需要减重手术),以及禁忌证(一些 DM 患者不可以接受该手术)有详细叙述。

    

    

    图 14:DM 的急慢性并发症

     该部分介绍了 DM 的急慢性并发症,涉及并发症的分类、诊断标准、对策等。

    

    图 15:特殊人群 DM 的处理策略

     该部分介绍了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患 DM 时的处理策略。

    

    图 16:附录:英文简称说明

     之后还有一些常用表格

     后面就是参考文献了

     通过指南的阅读,可以解决部分我们对该疾病的疑问,有些未决的疑问,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继续查阅其他文献来解决。

     方法是在这了,可是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要问了,这种方法,是容易被大多数人掌握的吗?

     嗯,正解是:不容易。

     但现阶段的医学科普就是如此,正儿八经的,一点都不通俗易懂,而通俗易懂的又容易受到商业等因素影响,不够准确。

     单就指南的获取而言,当然有条件的至少可以去CNKI或者万方搜一搜,但是一般下载文献也是需要付费的。

     某搜索引擎如果搜索「疾病名称 + 指南」,出来的内容至少还是在讨论相关指南的,如图 17

    图 17:某搜索引擎搜索结果(Accessed 22:56,May 2nd,2016)

     值得一提的是,在搜索引擎上搜指南,有些会搜出「XX 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之类的文章,这些文章或 PPT 一般只讨论了部分内容,并不全面,欲充分了解疾病,还是要搜全文才行。

     更有余力的同志也许可以搜外文文献,比如 Pubmed,或者 Cochrane(一般系统性评述、临床研究等较多,指南较少),或者直接 http://guideline.gov 等等。

     解决了在哪里看的问题,还有一大问题是:看不懂。

     仅仅阅读图 4 中第一段,就会有以下内容映入我们的眼帘:显着增加、流行病学、人口标化率、糖耐量异常等等,这每一个词,背后都有着大量医学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我本人的学识很微薄,至今有些词的准确意义我也尚不清楚)。

     所以阅读相关指南,肯定是需要有大量基础或临床医学知识做背景的,当然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了,你这不是玩我吗?要学那么多知识,我就自己当医生去了。是的,其实真相是,指南主要面向的对象就是医学专业人员,但题目问的是「如何全面了解一个疾病」,我总得授人以渔是不是?如果你还是不同意的话,我觉得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知友 | 洪嘉君

     大家说了很多,但是我从回答中看到一个问题有必要对答题的医学专业人士说,那就是,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千万不要指望普通人能轻易跨过专业门槛的壁垒,不要指望普通人能看懂指南、共识、乃至于门槛更低的临床路径。

     这件事情,医学专业人士,哦,不,应该说是医学精英(比专业人士要求更高),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

     接下来,对普通同学说说,你们也许会认为,认识几个医学专业人士是很有用的,当然!但是请注意这并不能成为常态进行推广,何况骗子有 10000 种方法冒充成你的朋友,君不见,多少骗子成了老年之友以行欺骗之能事?

     所以我告诉大家,你们想要了解疾病和医疗知识,如果您的学习能力足够,那么可以花钱买书 / 上网检索自己学习(我认为比较难一些)。或者更可靠的,请花钱买医疗咨询服务,认可医疗咨询的价值并愿意买单,是获取了解疾病合理渠道的第一步。

     给野生青春痘防治专家、「名老中医(骗子)」谈养生拼命打赏付钱买他们的狗皮膏药,而辛辛苦苦写的医学科普(所以我每周只能写一篇,再多没精力没时间)却获得各种阴阳怪气的评论,这种氛围下,还指望合理渠道了解疾病?想得美!

     读到我的答案的读者大概和前面提到的不是一类人,只是提醒大家,价值 / 渠道没有免费的,普通人不付出代价,很难取得。

     知友 | 洪捷

     虽然我也算半个学医的,从事的也是与疾病有关的工作,但是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不了解甚至没听说的疾病。所以,我也是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去了解疾病的。

     1. 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百度百科,只要检索一下疾病名字就能找到。你可以简单阅读一下,了解一下疾病大致的病因,症状等等。不过,百度百科的内容只是能让你对疾病的了解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而且其中内容可能语焉不详或者有一些错误,所以不要轻信百度百科。

     2. 去专业的网站上进一步了解,看到前面有知友提到了美国 CDC 或者 WHO 的网站,那固然很专业,但是英文尤其是专业词汇,可能又要难倒一大批人了。别忘了,我们国家也是有 CDC 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从国家、省、市到区县都是有疾控中心的存在。这里我推荐一下中国疾控中心的网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网站上有介绍各类疾病的,包括急性传染病、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等,每种疾病下面除了有疾病介绍之外,还有疾病的防治指南,相信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了解常见的疾病,这里的信息已经比较充足了,而且很容易检索得到,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也很高。不过,对于一些罕见的疾病,疾控中心的网站可能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3. 查阅专业书籍,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两个难度,第一是查阅什么样的书籍,这可能需要你向医生或者专家请教一下,还可以通过网络检索获得一些有用的提示;第二是专业书籍网上一般是没有免费阅读和下载的,这就需要你去购买或者借阅,去图书馆借阅是一种比较值得推荐的方式,因为这样你不仅可以找到目的书籍,还可以顺带借阅一些相关的书籍用以加深了解和相互印证。

     4. 查阅专业文献,关于这一点我同意多数人的观点,文献检索,对于多数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一方面需要从海量的专业文献中搜索到有用的信息,这对于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来说都是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更别提没有专业知识的其他人了;另一方面,专业文献大部分都是需要付费的,一般来讲专业人士都有一些的途径可以免费下载自己需要的文献,而非专业人士通常是没有这样的途径的。所以,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来了解疾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绝对是事倍功半的,所以仅适合有能力的非专业人士去尝试。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尝试着去了解与自己或者身边人有关的疾病,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疾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难度才会因此而下降,才不会被那些打着三甲医院的幌子来实施医疗欺诈的专家或专科所摆布。当然,这也需要建立在自己掌握正确的疾病知识的基础上。

     内容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为转载,我们不对本文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本文观点负责。

     福利大放送:肿瘤临床营养专家公益讲座

    

     本次营养讲座为纯公益性质,请转发给有需要的人!在北京的朋友可以现场参会,非北京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惠营养会同步安排网络直播。

     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问卷,我们会在会前把听课密码发到您手机号上,注意保持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代表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