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病了吗?
2015/4/2 健康女性

     没有?再仔细看看,你还觉得没有吗?

     为什么纽约地铁上的人们看到虚弱的人却不给让座,甚至大翻白眼?

     为什么和同事她抱怨累得要命后,却不屑一顾?

     甚至朋友们也笑话你的夸大其词,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说你是骗子、矫情。

     有时候,被一天的疼痛折磨得疲惫不堪的Shanelle会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中呼呼大睡。有时候,开车回家的Shanelle会把车停在家门口长达两个小时,在车内累成一滩泥,甚至没有足够的力气爬出去。然而在路人的眼中看来,她不过是另一个长时间工作后疲劳不堪的年轻女性罢了。

     事实上,Shanelle不过是1亿患有慢性疼痛的美国人,其中超过70%为女性。她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躯体疼痛、关节刺痛和肢体麻木。这类疾病可归于“隐藏的疾病”,其特点为无显著的可见症状或典型临床体征表现。

     上述疾病患者数目惊人,同时该类患者饱受疾病困扰,痛苦不堪:80%的人群(主要是女性)一生中都会发生慢性背部疼痛,而接近20%的年轻女性目前正患有偏头痛。然而,药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斯坦福大学疼痛专家,科学博士贝斯.达纳尔,《告别疼痛,少吃药:杜绝滥用阿片类药物,战胜并控制慢性疼痛》一书作者表示:除了长期忍受疼痛折磨之外,这些患者还经受失眠、慢性疲劳的痛苦,同时在药物上花费巨大,更糟糕的是,他们还无法获得朋友、同事和医生们的理解,被冠之以“骗子”的称号。“和那些临床症状显而易见的疾病相比,患有慢性疼痛的女性患者常常觉得,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她们看上去无比健康。”贝斯说。

    

    


     这个充满了伤害的世界啊!

     “几乎每2~3个小时,头痛就会发作一次,这时候我痛得什么都干不了。这种感觉就好比有人在我的眼睛上方用针刺,疼痛从针刺处向四周放射。我觉得我现在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下一波疼痛来袭。”

     ——林赛.科尔西,29岁,来自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丛集性头痛患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疼痛的发作十分直接。比如当你举起超过负荷的重物时,脚趾的疼痛就开始发作了。皮肤、肌肉、或关节中的疼痛受体通过神经纤维将其释放的电信号传递至大脑,大脑产生疼痛相关信息,然后人体就感受到疼痛的发作和最终消失了。

     在部分患有慢性疼痛的女性中(当然,并非大多数人),存在如下情况。诺瓦东南大学神经免疫医学系主任,免疫学家,医学博士南希.克里马斯这样解释:当上述电信号从一过性产生到无所不在后,它们占据了整个大脑疼痛中枢。为了容纳上述活动,大脑疼痛中枢会逐渐扩大,进而人体对于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以林赛.科尔西的丛集性头痛发作为例,该头痛频繁发作,每次毫无预警,持续10-15分钟,久而久之,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人,产生恶性循环。

     更加糟糕的是:慢性疼痛具有遗传性,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更加常见。即便你并未遗传慢性疼痛,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构造使然,你仍然属于慢性疼痛的高发人群。为什么呢?因为女性更易发生炎症,而炎症是多数慢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性激素也是病因之一。克里马斯表示,睾酮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然而女性的睾酮水平尚不足男性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令炎症的发生率增加。

     由于慢性疼痛不像癌症或胃溃疡一样,医生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或X线等检查方式进行确诊,而是仅仅表现为一系列非典型临床症状,故而其病因往往无法明确。因此,医生用药往往具有尝试性,诊治工作中误诊误治现象较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

     更加糟糕的现状是,医生常常认为这种患者“什么病都没有”。

    


     默默地忍受疼痛的折磨

     我起码看过50个医生了,有些医生说我是头痛,有些说是纤维肌痛。忍受疼痛已经够痛苦了,而本来满怀希望地去看医生,结果却被医生嘲笑,这事儿更令我忍无可忍。

     ——萨拉.丹娜,28岁,加州橙县,纤维肌痛患者

     莱纳德.杰森,德保罗大学心理学教授,科学博士表示:不管是生什么病,总归是眼见为实。当我们看到身边人摔断了腿,或咳嗽不止时,很容易产生同情心,但当疾病缺乏肉眼可见的症状或诊断依据时,大家就会觉得“这人根本没病嘛”。如果一名患者没有病到需要借助轮椅或拐杖代步,周围的人,甚至医生都会说:“谁最近不是和你一样,累得要命,浑身都痛呢?”

     上述想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当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谈论其以疲劳和无法解释的疼痛为主的症状时,听上去总是像在抱怨。为了证明这一点,克里马斯告诉我们:大多数来她这里就诊的患者就像萨拉.丹娜一样,已经被无数的健康专家告知,他们无非是在抱怨和过度夸大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而已。

     对于非医务工作者来说,理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痛苦显然更加困难,这一点所有患者都心知肚明。不少人无法忍受朋友们一副“哦,又来了”的表情。另一部分患者则不敢在工作单位表现出来,害怕因此被贴上“无能”的标签。“绝大多数时候,我在办公室都默默忍受着疼痛,我的同事们对此一无所知。”布鲁克.沙克尔,一名32岁,患有慢性颈椎痛的公关这样说。然而,问题在于,如果这种长期的受挫和焦虑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倾诉和信任,机体的疼痛症状往往会因此加重。

    


     寻求放松

     我在高中时遭遇了一场车祸,当时汽车翻转了四次,我被抛出了窗外,造成股骨、盆腔骨折,背部也受伤了。这场事故造成的疼痛后遗症虽然已经有所减轻,但从未真正消失。我无法完全忽视它,可是我也无法因此放弃我所热爱的活动。

     ——阿什利.斯坦普,28岁,马塞诸塞州,格林菲尔德市,背部痛患者

     对曾经的伤痛无法忘怀,只会在不知不觉间打倒你自己。反复地“反刍”之前不愉快的事情或感叹现在的病痛,只会让负面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产生医生所说的“大祸临头感”。

     达纳尔表示:患者是否小题大做,和其能否迅速走出创伤,积极应对今后的生活密切相关。

     概括地说,凡事总往坏处想,那你也就无可救药了;而积极乐观地应对变故,那么治疗也会事半功倍,这种理论在针对长期抑郁患者的非药物综合治疗中尤为正确。大量研究显示,定期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和背部疼痛。另有研究显示,瑜伽、生物反馈治疗和按摩对于各种类型的慢性疼痛也颇有成效。(阿什利发现神经肌肉刺激疗法对她非常有效。)

     达纳尔认为:和别人分享你的内心感受也是个好办法。不过你要知道,这种交流并非易事。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疼痛,所以需要花点时间,才能让他们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尽量多向别人提供细节,比如“我前两天偏头痛又发作了”,而不是“有时候我头痛的厉害”。

     勇敢地将病情告诉上司或同事也值得一试,虽然这很有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是否做出这个决定,完全依赖你个人的选择,结局往往令人沮丧,但有时也会起到惊奇的效果。“一旦你发现同事们理解你的痛苦并非易事,你会发现克服困难也并不是那么可怕了。”布鲁克.萨克尔如是说。

     总而言之,虽然每个人的疼痛都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治疗方案是大家都可以采纳的。这些方法简单而有效:保证每晚至少八小时的充足睡眠、多吃包括野生三文鱼和蓝莓在内的抗炎食物、用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减压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