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你今天犯了吗?
2016/2/10 健康女性
研究显示,95%的人偶尔会犯磨蹭的毛病,四分之一的人在面对无聊(报税)或有压力(还是报税)的工作时,会一拖再拖。专家表示,拜五花八门的现代消遣方式(欢迎来到精彩的网络世界)以及各种责任义务(如今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不只有学生)所赐,拖延的程度可能会创历史新高。根据博尔德科罗拉多州大学的一项研究,甚至出现了“任务未到,拖延先行”的现象。
如果你是极少数能在最后一刻搞定一切,结局皆大欢喜的幸运儿,那么恭喜你!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整天与任务玩躲猫猫,简直生不如死。加拿大安大略的卡勒顿大学拖延症研究小组(你没看错,有人专门研究这个!)负责人蒂莫西·菲克博士介绍,慢性拖延症患者的健康指数更低(他们常常把体检抛在脑后),钱袋子更瘪(拖欠账单),心情更差(拖拉的毛病让他们感到内疚,从而增加焦虑)。
“Facebook刷得欢,PPT呀靠边站。”你是不是躺枪了?难道真的无药可救?别绝望,曙光就在前方。德保罗大学社会、性格、团体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约瑟夫·费拉里博士介绍,拖延症患者分很多种,拖延的理由不尽相同。要想甩掉“拖”星的帽子,第一步是了解“该出手时不出手”的原因。测试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拖延症患者,再翻开我们为你量身打造的“战拖”宝典。
测试:
一小时后,要交一份重要的备忘录,你只写了一半。你感觉……
A、兴奋!与时间赛跑的滋味实在太爽了。
B、紧张。不管如何努力,就是达不到最佳状态。
C、纹丝不动。该死,该死,该死。
健身计划一改再改,你最常见的理由是什么?
A、呃,时间嘛,明天挤挤总会有的。
B、当你最终打定主意时,健身课已经上了一半。
C、有了更棒的事。
你需要一双新的黑色高跟鞋。你是哪种购物者?
A、冲动型:冲进商场的鞋类专柜,拎回家的包装袋上却印着“丝芙兰”。
B、无目的型:淘宝上有816双黑色无带女鞋。哎!没准裸靴更好?
C、完美型:我要的是细高跟皮鞋,玫瑰金的五金件,3.5英寸的鞋跟。就算找了六个星期又如何,本人绝不将就。
你为男朋友准备的生日派对就在下周,可是还没发出邀请。你下一步要做的是……
A、在派对前一晚给他的哥们打电话。
B、等他有空,一起讨论客人名单。
C、把邀请的事加入日程表(排在洗衣、捐旧衣服、各种有趣的活儿,例如擦马桶之后)。
大部分选A
寻求刺激型
让我猜猜看,只有迫在眉睫,你心中的小宇宙才会熊熊燃烧,对吗?你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并且经常受到外界的影响。你奉行“无压力,无动力”。在压力的召唤下,你会交出最漂亮的成绩单。先别得意:研究显示,这一点未必正确。诚然,与时间较劲的快感或许能让你来一场淋漓尽致的伴娘发言。然而面对长期任务,刺激会演变成灾难。费拉里表示:“假如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错误率会提高。”
战拖宝典
第一招:设置人为限制。在手机上定时20分钟,看看铃声响起之前,你能完成多少工作。这样一来,既能享受争分夺秒的心跳感,又不会超过真正的截止时间,一举两得。
第二招:制造高风险、高回报的环境。例如:如果我在下午两点前写完报告,就把那件“摩纳哥会馆”的背心收入囊中;要是完不成,取消傍晚的畅饮时刻。有了奖励,劲头自然更足。
第三招:分心的东西,统统扔掉。你是“生命不息,上网不止”的剁手党吗?下载自控类软件,在指定的时间段屏蔽各种吸睛更吸金的网站。
第四招:公开表决心。将完成报告的目标贴到推特空间。有了群众的监督,看你还怎么坐得住。
大部分选B
优柔寡断型
选择啊,为什么这么难!你的感受我们懂。你是否一再使出拖字诀,希望有人代劳?那你可能是心理学家口中的“难以做出决定的拖延者”。缺乏自信(加上少许的承诺恐惧症)让你迟迟无法开启工作模式——你害怕被评价。费拉里解释:“这种人通常相当在意他人的看法,于是在战略上采取拖延政策,宁可不做选择。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努力。”
战拖宝典
第一招:不苛求自己。用费拉里的话说:“记住,一次表现决定不了你的形象。”与其徒劳地纠结在哪儿为闺蜜举办准妈妈派对,不如直接定个地方。即使那里的服务不及格也不怕。朋友们个个忙着拍照,与准妈妈玩得正嗨,谁会拿你当傻瓜?
第二招:抛弃“不成功就等于失败”的极端思想。优柔寡断的背面往往是追求完美。可是你要知道,次次无懈可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妨这么想:与两手空空相比,交出一份“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方案岂不是更好?对此,费拉里充分肯定:“得B总比交白卷强!”
第三招:从少做起。事事都听对方的,这日子还怎么过?!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一次主,那就是大大的失职。从容易的开始吧。让人们把选择权(选项有限)交给你。例如:“列出你最喜欢的三家餐厅,我来三选一。”
第四招:寻找榜样。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有果断而自信的人?还犹豫什么,多和他们打交道。你会发现,虽然他们提出的方案有时也碰壁,但人家至少朝成功努力迈进,这一点值得尊敬。
大部分选C
逃避型
艰巨、压力大、无聊,你给摆在眼前的任务贴上了一个个标签。此时,只要有其它事可做,你立刻扭头。迫不得已时,连蹩脚(但简单)的活儿都能凑合。例如,填报开支表麻烦死了,于是你转而整理邮件。
战拖宝典
第一招:一日之计在于晨。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大早。清晨的你在咖啡香味的包围下,神清气爽。如果晚些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你则需要充充电(这可不算分心),迅速恢复体力。绕着街区散散步,来点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零食(一把花生或一片全麦面包),听一段欢快的音乐都是不错的法子。
第二招:学会化整为零。研究显示,将工作拆分成更易操作的几小部分,会让人感觉工作量大大减少。(“太棒了,日程表上有两项已经完成了!”)菲克现身说法:“我的咒语是‘别想着几时搞定,开始就行。’大多数时候,你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会发现其实哪有那么难。”
第三招:玩玩心理魔术。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拖延的艺术》作者约翰·佩里支招,将几项重要(但并非非做不可)的任务放在行事历首位,例如“学习中文”。相比之下,排在后面的事(真正要做的事)是不是显得没那么可怕了?
第四招:先想再做。来来来,想象一下,当一项繁琐的工作画上句号,你长舒一口气时,那滋味是何等痛快。菲克建议:“告诉自己,‘如果我放弃了,上哪儿体验这种感觉。’”
我保证,我没有拖延症……
尽管如此,拖延症研究者蒂莫西·菲克博士称,有时候,连最守时的人也会变身拖延人士。明日复明日,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会对你的恋情与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假如你是……
性拖延者
你累了。明晚吧,明晚无论如何也要做爱做的事。
对策:来一场床上约定。听着很猥琐?等到干柴烈火的时候,你就不这么想了。
电话拖延者
你应该陪老妈聊天,可是她一开口就根本停不下来……
对策:拨通她的电话,在她滔滔不绝之前,提醒她十五分钟后,有一场会议等着你。
睡眠拖延者
一遍遍地刷Instagram,电视看个没完。然后……凌晨一点了。
对策:设置闹钟,时间一到就断电。
看医生拖延者
呃,她会念叨,说我去年就没去。算了,不去了。
对策:每次体检后,预定下次的时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