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你的职业催化剂
2016/5/12 健康女性
社交网络对生活和职场的影响潜移默化,不可小觑。有些是直接影响到职场BOSS与“我”的关系,而有些则是通过内容的交互传播,间接影响BOSS与“我”的关系。利剑有双刃,可助人,也可害人,这种间接影响,就产生了两个职场阵营。而你,属于哪一方呢?

“受助”阵营:
内容主编Richard
品牌推手
过去一年,我几乎所有的闲散时间,都用在了社交网络上,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豆瓣,把我们新杂志的内容和理念,编成利与传播的文字、好玩的段子,微博粉丝呈几何级数增长,朋友圈的口口宣传更是更是把杂志的细节推广做足。过去一年的杂志发行量,较之间增长了60%,这跟社交网络的帮忙是分不开的,投资人更是通过推广,看到我们杂志在新媒体中的力量。自然,我在现有工作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也越来越大。
WH发声:主编和投资人之间,是BOSS与我关系中的“战略关系”。这种关系维护的好坏,有时候直接决定杂志的走向。社交网络可以在这方面帮到类似主编Richard的主管群体。
营销主管Kaffcaa
营销利剑
新产品一推出,我会第一时间将产品的信息更新到社交网络上,尤其是微信的朋友圈。我的微信朋友圈,几乎一半以上是大客户。以前我会通过Email和电话一对一的告知客户,但现在,经常是客户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工作中很多被动的东西,开始转向主动。更高兴地是,原本是工作的事情,平常的朋友和非本部门的同事不会理会,现在好了,因为同属一个公司,在微博上帮转,微信中也帮忙推介,产品在新媒体的推广力度和精准度上,都大很多。
WH发声:社交网络的设计,能够在第一时间,充分利用上圈子里所有可能性的人。这无疑对足了营销人的口味。而如何巧妙地营销也很关键,否则就有推销之嫌。
公关经理Jeff
招聘神器
现在本部门要进新人,我首先在微博和朋友圈发布,一方面,微博上平时关注的,都是同一个行业的精英,另一方面,朋友圈里也都是希望能够帮上的朋友。一次招聘发布,邮箱在半个小时内就收到了15封简历,而这15封简历,全部对口。不仅大大缩短了招聘的周期,还避免了在以前在招聘网站招人那种在海量简历里面捞鱼的麻烦,同时招聘到的人,很多都是有过线上线下交流的,而且通过浏览他们的博客、微博、豆瓣和朋友圈主页,能够很快了解这个人的一些特性。现在本部门的强将Woody就是我在微博上招来的,我们私下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关系处理起来非常融洽。
WH发声:如Jeff所说,HR们早就把招聘的地点瞄准了社交网络,看今年二月底三月初早春汹涌的微博招聘流你就知道了。还没用上社交网络进行招聘的HR们,可要跟上哦。当然,找工作的职场达人,自然也不要错过社交网络这么好的红娘。

“受害”阵营:
外企高管Grace
工作狂受害者
工作狂+职场关系上瘾者grace,跟进形势转战微信,企图利用微信作为与下属沟通的新手段。却发现中了自己中了魔咒,不但被二十四小时绑在手机上,而且微信朋友圈多样性的表达竟然把Grace的工作时间变成了休闲娱乐时间。目的没有达成,工作效率还受到干扰,工作狂Grace果断放弃了这个念头。
WH发声:怀有什么样的目的很重要,像微信这样的新交互工具,扁平式的设计,私密化的圈子,更适合个体之间平等交流,如果存有狭隘的BOSS观念去利用它,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尤其是不适合工作狂的Boss去尝试。
网站客服Meredith
一切时间都成了工作时间
“如果你是客服,工作之外的时间,不要到有客户的地方去”!Meredith对WH坦言,做了网站客服之后,她很傻很天真的在各种社交网络里面加进了客户。从此后,不论白天黑夜上班下班,别人永远找得到她。有一次她没有及时答复,客户竟然投诉到主管那里,害她遭到了主管的训斥。主管要求,从那时起,客户通过任何方式咨询问题,她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不得已,工作范围之外,她熄灭了所有其他社交网站的在线灯。“像我们这种性质的工作,如果和生活部设立界限,那将永远没有自己的时间了”。
WH发声:像客服、产品售后这种第一线服务性工种,不适合将客户加入进自己的社交圈,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谁受得了!
专业写手Miranda
广泛撒网受害者
“社交网络也是要慢慢摸索和学习的,我就一路踩着荆棘血淋淋地走来的”,已经做了一年的自由撰稿人的Miranda如是说。首先,写东西需要大把调研和思考的时间、大段不被打断的写作时间,以及大量营销自己的时间。Miranda在社交网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宣传作品,可是一路下来,却有点曲高和寡的尴尬,生活中的好朋友对作品的评价属于一边倒的友情喝彩,而真正专业的人士却不发声。社交网络不是很适合营销吗?Miranda于是向同是写手的朋友询问,“既然你的作品主要以电影和读书为主,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豆瓣,其他的地方只要做个豆瓣的链接就好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miranda终于才理解,以自己的职业需求,应该用在专业性的社交网络活动,像在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到处贴作品“小广告”的方式,既分散精力,又耗费精力,也是不对口的。
WH发声:
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不同的社交网络中,看似广泛撒网,却忘记了重点捕捞。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是万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网站,才是正途。比如喜欢摄影的,要去蜂鸟;喜欢文学的,可去红袖添香;喜欢往祖坟上刨根问底八卦的,要去天涯;喜欢读书电影的,得去豆瓣;喜欢军事的,就去中华网论坛;喜欢晒生活趣事的,那就没有比qq空间更适合了。先了解好社交网络,再好好利用,WH粗略统计,社交网络盲从者还是占到高达70%的比例。从现在开始,拜托盲从,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社交网络空间,才能有的放矢的提升自己的职场诉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