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赢家的秘籍
2016/5/19 健康女性
这个夏天各大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如火如荼到你或许连节目的名字都记不住的程度,大家疯抢的除了优秀的选手,“导师”、“评委”也成了稀缺资源。
当那些刚走下选秀舞台的歌手的名字出现在评委一栏中,当大银幕上的身影穿越到评委席,你会有多少诧异?还是直接大呼上当,“怎么某某也能当选秀节目的评委?导演脑残了吧!”
这自然是节目炒作吸睛的手段,但这些专业的业余选手真的就不能评价其好坏吗?或许某种程度他们更能代表普通观众的审美,他们的感受更简单直接。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专家”已经被揶揄成“砖家”,不能再唤起心目中无比崇敬的光辉的形象。但是我们仍然坚信,每个领域专家所讲的话比普通人的观点更值得相信,这是一种对“专家”的迷信,但理性的判断却常常更禁不起考验。
韩国研究者2013年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篇文章揭开了“迷信”的真相,研究发现:对某一领域的理性、专业的分析,有时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专业比赛的结果,相比之下,普通群众和并不具备系统专业知识的人预测结果反而更准确。
专家比普通人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正是这些专业知识使得专家在分析的同时忽略了对事件的整体觉察,从而很难给出客观、公正地评判。而这些门外汉评委正可以更多地是靠自己的感觉,他们能够观察到更细节的东西。
其实额也是忽悠
很明显一些评委说得“驴唇不对马嘴”,为什么选手竟然会相信?这其中有一种很奇怪的内心现象,1963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定义了它,也有人用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物“皮格玛利翁”为它命名,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在本质上是指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故意或非故意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弗洛伊德出生后,吉普赛人预言他将来一定是个伟人,他从小对此深信不疑,最终真的有所成就。这种预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然,选手接受的暗示也并不都是积极暗示。08年《美国偶像》节目就曾经有一位选手因为承受不了“毒舌”评委的评价,最终自杀在评委家的门口。这起事件的发生让很多人开始反思选秀节目在社会发展中的真正作用,也在尽量避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只要心理暗示的现象无法消除,类似的影响就不可避免。
日常生活中的暗示,没有预言那么强大的心理力量,但却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暗示的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暗示者的个人魅力、社会影响力、语言、经历、外貌、神态、对被暗示者的共情、以及被暗示者对暗示者的认同程度都是暗示是否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选秀节目营造的现场氛围是一种类似于催眠的心理场。在这样的环境中,评委的话语就像锋利的箭,能毫不费力地穿透参选者本来已经很薄弱的心理防御,成功地暗示对方。
从这个角度来讲,评委的点评是否符合公认事实倒显得不重要了,只要参评选手愿意接受这样的暗示,评委的点评就是有价值的。

信念决定未来
生活中存在这无数种可能性,而你终究要走上哪条路取决于什么呢?别人的暗示当然很重要,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中。积极心理学家说: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快乐的,自己就会生活得快乐一些。教育专家说: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他们就能带给你惊喜。生活中,会有很多人给你各种各样的暗示,你选择接受哪个,你的生活就将变成哪样。
接受暗示即被确定,听起来有点像薛定锷和他那只诡异的猫,猫咪的死活取决于被观察的行为。同理,未来如何取决于你相信哪一种暗示,当你决定相信的一刻你便决定了自己。
一位有影响力的评委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暗示者,演员在这方面明显有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人心。心理暗示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有善心的人,心中总会多一些这样的正能量,也就更能积极地暗示别人。
“质疑”是对暗示的拒绝
如此说来,对评委的“质疑”则代表对评委所给出的心理暗示的拒绝。对于参赛选手你也有自己的评价。如果有机会直面选手,你也会将自己的暗示传递给他。而评委们做的也不过是同样的事情。当电视机前的我们希望给出的心理暗示和评委的暗示一致时,我们会更倾向于支持评委的点评,坚信他是对的。相反,则会否定评委。
要知道,对于每一个选手来说,他的生活中也存在着无数可能性,没有人能给出最正确的评价。因为,绝对的“正确”是不存在的。那么,专家所具备的那些专业知识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女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