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起源经络形成说
2015/9/10 颐艾尚科技艾灸

    

    
经络概述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是在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与针灸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辨证和用穴,是针灸等治法的基础。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灵枢·脉度》),“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本藏》),说明了经脉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主干,位于深层,粗大,纵行;而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具有网络的含意,位浅,是较细纵横的分支。其主要分支称十五络脉或称别络。整个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逐步形成的。

     其形成途径主要有:

     ①“针刺”、“灸治”、“按摩”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②腧穴疗效的总结。

     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④解剖、生理的启发。

     ⑤古人练气功导引也发现体内有气行现象。

     灸法的起源

     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前灸法就已经产生了。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劳作过程中受伤了、生病了,当时没有药,也没有医生,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躺一下,正好躺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很舒服,躺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疼痛减轻了或不疼了,原来不能动的部位能动了。

     一次不算数,两次、三次、多次以后,在我们古人的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温度、热量能缓解疼痛。

     于是,当他们身体哪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就会到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躺一下,或者用晒得发烫的小石头在疼痛的部位烫一下。但发烫的石头受

     到天气和地点的限制,所以,当人类学会主动用火以后,他们就拿起一根树枝或一把干草点着火,主动来熏烤他们疼痛的部位。

     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来缓解自身疼痛、治疗自身疾病的方法--灸法就正式宣告诞生了。

     所以,远古的灸法就是用温热或火烤来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颐艾尚科技艾灸微信号:yiaishang1314 (←长按复制)

    

     艾灸疗法、艾灸手法、艾灸宜忌

     全力打造健康行业科技艾灸第一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颐艾尚科技艾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