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世家,辞官下海,江湖纷争,招聘老炮是如何炼成的?
2016/6/14 长江商业评论

     作者丨西江 资深媒体人

    

     赵鹏在智联招聘当CEO期间,与徐新投资的中华英才网激烈竞争,和徐新不打不相识。直到后来,徐新成了BOSS直聘的投资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既是BOSS直聘的投资人,也是2011年给赵鹏投资O2O期间大泼冷水的人。元野、曾玉,也都是用40分钟谈定投资。之后一如既往支持赵鹏的VC界大佬。 一 对决

     一次小规模媒体聚会,第一次和赵鹏见面。对于媒体人这个角色,这样的聚会是家常便饭。起初并没有太当回事,但事情完全相反,那次聚会就像是一个完美的烙印,给记忆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纹身,这个记忆的纹身当然只有自己能看到。 形容的这么深刻,源自于一个身披毛领军大衣,下巴留着一撮小胡子的中年男人的出现,他就是赵鹏。 当时身边紧挨坐着几个媒体人,他们都在埋头看手机,显得气氛有些沉闷。赵鹏脱掉了自己的军大衣,随后掏出2包软盒的玉溪牌香烟,依次给媒体人递烟,没有人接他的烟。他自己点上了一根烟,吞云吐雾一番后,引用了一句话,“老舍说,不抽烟,怎么能思考?不喝酒,怎么能停止思考?”就是这句随口而出的“真知灼见”很容易让人忘不掉。 我一下子被这个人吸引住了。他和我以往接触过的任何一位企业家都不一样:朴实感、有思想、有个性、不装逼,没有距离感。脑子里迅速的出现这些关键词。 第二天,我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了一包玉溪牌香烟。后来这个牌子的烟进入我的生活,春节后上班的第二次会面,我递上一根玉溪,他掏出一包中华。 后来他告诉我:这些年习惯了,逢年过节的时候都抽中华烟。可以确定的是:赵鹏就是把我带入用烟来思考,用酒来麻痹思考的领路人。 赵鹏的语速不快,但每一句话都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和他的成长背景,甚至后来从事过公关的经历有关。 赵鹏是学法律的。面对BOSS直聘和拉勾网的纠纷,他对法律的信仰和认知超于常人。有记者问他:既然拉勾发了道歉信,会不会撤诉?他很直接的说,国家法律并非儿戏,不会撤诉;国若无法,生灵涂炭,你我都不能幸免。 拉勾和BOSS直聘事情发酵后,赵鹏和他的团队在对外媒体PR方面一度显得比较弱势。 拉勾网在品牌投放和公关方面有较多积累。没有具体的投放数据,但清晰可见的是地铁广告、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新媒体投放(微博大V、垂直互联网微信号和互联网红的公众平台有拉勾的广告)。至于公关方面人员构成基因也都不错,有南方系出身的资深媒体人,也有新锐的媒介专员,维护也一直在发力,总体表现都不错。因为拉勾网在这方面的预算都给的不少。到了2016年上半年,拉勾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包括员工流失。 BOSS直聘起初在PR方面显得弱势,一方面是因为品牌投放烧钱少,一方面是赵鹏的性格低调内敛。有一次我问他:像你这样的背景和出身怎么连百科都没有做?他给我一个微笑。有次与BOSS直聘PR部交流,有位PR说:老板对PR部说,不要对他个人进行公关。 Boss直聘在这次事件中公关内容上显得强势。 BOSS直聘内部人士告诉我,在整个事件中几乎所有对外的公告说明和各种图文消息,最终都是赵鹏亲自把关,也一部分是他自己写的。这和赵鹏在智联招聘“三国争霸”那些年有过丰富的公关经验是吻合的。 这件事情,赵鹏转败为胜。梳理下来分别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BOSS直聘APP在苹果市场被人黑进账户删除,事情发生的焦虑和无助感,拉勾的发声明显获得了媒体更多篇幅的报道。

     第二个阶段,事情都快被大部分人遗忘了,但BOSS直聘在缄默中走法律程序,揪出元凶。

     第三个阶段,拉勾道歉,真相大白于天下。 3月31日那天,赵鹏有个活动要去参加演讲,就在当天拉勾发布了致歉信,一大批媒体要采访赵鹏,但几乎没有联系上他,他也没有去参加活动。几个小时后,赵鹏对部分媒体进行了简单的回应。 这件事情过后,赵鹏去了趟北京龙泉寺。今年3-4月份,互联网人开始兴起去北京龙泉寺,各种报道应接不暇,互联网人微信教父张小龙正是被扫地僧点化才做出了牛逼的微信产品。这样的报道出来后,许多互联网创业者前往寻求扫地僧点化。实际上,赵鹏在很早之前就常常去龙泉寺。有时候就在那里听晚课,蹭斋饭。 一年多前招聘市场很少有人听到过BOSS直聘这样的产品,更没有同业竞争对手把这个产品放在眼里。外界看到了赵鹏带领的boss直聘从默默无闻到江湖成名的这种变化。 赵鹏刻意的没有公布自己旗下看准和BOSS直聘前几轮获得融资的消息。赵鹏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一个在路上的创业公司出来公布融资的细节,对公司有什么确定的好处。”如今常会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转发BOSS直聘的招聘内容。很少有产品不花钱还能高频次的出现在眼前。最近分答是另一个例子。 二 军人世家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在路遥笔下这个平凡的世界充满沧桑,生活和苦难会磨平一切理想的丰盈;真正理解苦难的人们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世俗的人们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生活的重担早已让他们忘记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和权利用世俗的目光尖刻的论调来显得自己多么清高,至少那时庸俗的。 赵鹏那张方正的脸看起来很平淡,轮廓分明的看上去就像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中的田福军,生活没有把这个西北汉子打败,反而得出一套自己精神世界宝贵的财富。 1970年12月,赵鹏出生于山西长治,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2016年高考日这天,赵鹏在朋友圈曾经无意中透露了一个细节,高考那年,第一天雨巨大,马路上水很深。他撑着伞走在人行道上,匆匆赶往考场。这时,一辆公交车停了下来,司机是位中年女子,问他是不是参加高考的,她招呼上了车,一路开车把他送到考场。他回忆,这台公交车不当班,车上只有他一名乘客。那年他考中山西文科探花。那年山西的文科生,仅有他一人报的志愿是北大。 当年高考获得全山西第三名,赵鹏不断的强调:差3分,不知道丢哪了,要不然我就是第一了。学习成绩变好是初中三年级,之前就天天玩,都是倒数第几名,当初差一点就没有考上重点初中。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考上全省第三应该是一件颇大的事,但赵鹏的父母家人很平淡的看待这件事。当时并没有操办酒席。据他回忆,当地广播电视台给他们家发了500元钱。赵鹏解释说:从初三往后学习考的一直很好,家里人也没当回事,所以成绩疲劳了。 在做人做事方面赵鹏的爷爷对他影响比较大。小的时候,经常和他说不要争第一那样会太累了,考个第二挺好的。赵鹏把他爷爷称之为匠人,做过同族大户的管家。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有一身手艺,做醋、粉条、豆腐,这几门手艺都很精很透。 父亲则是一个很严格的人。赵鹏因为小时候上学每天负责在班上生火。通火条搞丢了,就从家里拿了根,结果这根又搞丢了。被父亲一顿暴揍,他回忆:这次被打印象比较深刻,犯错了揍一顿,揍完也就心里踏实了。凡事都要有个结束不是。 赵鹏的父亲是军人出身,母亲是教员出身,甚至家中许多亲戚长辈都是军人,父亲、舅舅、姑父。赵鹏回忆父亲是个极其坚韧咬的住牙的人。这一点对赵鹏的影响很大。 三 辞官下海

     毕业前赵鹏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了11个月,当一名经济律师。因为想要长久在北京待下去,就想要先解决北京户口。毕业时赵鹏签了三个单位,当时的韩国三星汽车,职位是总经理助理。国务院法制局财务外事司。然后是团中央。对赵鹏来说,可以解决北京户口,那时候心思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后来先接到了团中央的通知。 赵鹏感慨:有时候命运跟扔硬币一样,2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在做看准网和BOSS直聘之前,赵鹏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一名官员。喜欢文学,艺术。左右逢缘但又不屑媚上。 我并没有很委婉的问他:你会拍马屁吗?他显然被我问得发怔,然后说他的理解:拍马屁就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但为了让领导高兴,故意说成是那样的,这样的事情做不了。不过长幼有序,来得晚的年纪小的,照顾来的早的年纪大的,也是礼数。领导教你东西,你要知道感恩,也是规矩。 感性独立,追求真理,抽烟喝酒,无拘无束。生性不羁的个性是否适合官场?是否愿意熬到白了头?在中央机关做了11年。赵鹏在2005年辞去了工作。熬官的心渐渐不那么热了。他回忆。 后来投简历去了智联招聘当了一名公关,直到后来上升成为一名高级管理者。2010年初,在当智联CEO期间成功地将企业扭亏为盈了。其实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几年前,在电影里可以看到智联的广告植入,正是出自他的手腕。后来,很多招聘网站也采取这样的营销手段。 即使是有了扭亏这样的成绩,赵鹏也不得不承认因为和投资方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并产生了纠纷导致后来的被迫出局智联招聘。这一段经历,被很多媒体追问过,但结果都是没有得到回应。其实这是一个合格的职场精英应有的素养。 2010年底,离开智联后,有人出钱,拉他做起了投资人。赵鹏口述,手上当时握有将近一亿美金的资金。赚了还是赔了?投了哪些项目,市场上至少外界也没有太多的知悉。你投的怎么样?他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说,我不适合做投资人,我还是适合自己下地干活。 折腾了几年后,还是自己创业了。2014年初收购了分智网,变身为看准网——致力于成为企业版本的点评网。现在只要通过搜索引擎随便问一家有点体量的企业:某某公司怎么样?看准就会出来一套体系给用户参考。 据了解,看准网已经完成C轮千万美元级别。 2014年7月份,上线了BOSS直聘。赵鹏口述,到目前为止,BOSS直聘的用户总量已经超过了600万。用户数快速上升或许是投资人眼中的一块肥肉。但却是竞争者眼中的一颗异物。尽管赵鹏一再强调他们不在一个范围内,不存在同业竞争。招聘市场中的那些巨头们不会这么看。 外界关心的商业化,赵鹏认为不会过早的去走这条路,先一个心思把障碍理顺。通俗的解释,赵鹏和他的团队没有太多经济压力,余粮足够过冬。 四 明星资本朋友们:变身投资人

     这是赵鹏首度公开徐新参与投资BOSS直聘这个项目。参与投资的还有元野、曾玉、雷军,都是投资圈的大佬级人物。曾玉投资过十多家业内回报率较好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鼎晖、弘毅、贝恩资本等。策源的元野,策源投过的奇虎、大众点评、凡客、迅雷、好大夫、豆瓣这些知名企业。 赵鹏强调多次:元野是一个超级冷静的投资人,也是给他影响较多的投资人之一。和曾玉一共见了不到一个小时,接下来好几轮都跟投。彼此的信任从此越来越厚。 和徐新认识接近7年。赵鹏当年在智联招聘时,和徐新投资的中华英才网两家进行激烈的竞争,后来就认识了。还有一个插曲,徐新据传多次找过赵鹏,先后offer过多个CEO的岗位,后来才发现赵鹏低调的创业了。这个细节 问到赵鹏,他给了我一个微笑。 2011年3月份,认识雷军。通过UC一个高管介绍,第一次见面给了赵鹏45分钟。赵鹏记得,当晚9点的小米大楼灯火通明,仿佛早晨9点。雷军穿着一件浅色的圆领衫,一双拖鞋,在白板上写了四个字“顺势而为”,然后一个人讲到下课。2013年底,雷军和赵鹏第二次见面,聊了40分钟,就决定联合策源创投的元野,一起投他A轮。雷军在投资界速来都是快准狠,就连死过一次的凡客都被输血救活了,至于活的怎么样,那就要看后续的造化了。除了和陈年是老同事老相识,他的投资策略大部分是投人,就这么简单。 YY李学凌快要做不下去的时候,雷军花一个小时给李写信,鼓励他:你行的,你可以的,直到后来海外上市。被雷军看准的人,只要你活着不太差就会想办法扶持着。 徐新投资过的成功案例应该是国内目前屈指可数的人。网易的丁磊,京东的刘强东,都是她一手主导投资的。国内的优酷土豆合并、58赶集合并,大众点评美团的合并,徐新也是主要的推动者之一。2015年5月一个晚上10点半,徐新带着今日资本两名同事杀入赵鹏在北京太阳宫创业的一所民宅。12点半,用赵鹏的打印机打印了一份投资意向书,直接签了。7天后,C轮投资打到了账上。 五 招聘三国混战

     在最近一次见面中,有一只蜜蜂闯进了我们对话的房间,赵鹏本有机会杀死它,但他却是赶走它。一只飞蛾进来了,他却把它杀死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喜欢蜜蜂。 我问赵鹏:招聘市场最头痛的对手是谁?他毫不犹豫的连续把一个名字念了好几遍:甄荣辉。 据赵鹏回忆,“甄荣辉,没有破绽。气场很强,非常严密的打法,海内牛逼CEO。前程无忧坚守自己模式和策略,不犯错误。十几年如一日。他就像一个大吨位的战列舰抗风险能力极强。他在上海及其长三角,广州上海及其周边珠三角,这是他非常强的地方。我们当初在北京,以及在东北比较强,先攻击起边缘地带,所以叫蚕食策略。我们当时在长春布局了1员战将,后来他连换了几任城市总,就在长春撤出去了。但实际上对别人总体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当时还小得意,但对方觉得这个没什么。” “甄荣辉当时在天津输得惨,天津当时一年2-3千万市场。在天津我们部署一票悍将。他们从天津撤了。但他们后来天津又做回去了。甄荣辉的炮火口径很大,你不在射程内,他不管你,在射程内气浪都能把你打翻。谁动不动扯淡要颠覆他,那是幼稚。” 中华英才网的张建国当CEO期间,有几年,业绩都是一年翻一翻的。后来研究为什么打不赢他的销售,挖不动他的人,才发现他们旗下的大将很多都是华为系的。会用人,会做事,业绩也很棒。这大概是赵鹏在三国混战期间给对手最致敬的回忆。 赵鹏身上独有的文人气质他不给自己定位为一个商人。对于山西人广为流传的那句:金太谷银祁县,同样也不感冒。他所在家族是山西晋城的赵姓,当地清代到民国最大的一户商人。这一姓在江苏的一支,曾经出军饷支持过新四军的一个师。可见当初实力非同一般。后来就行走云散了。 我问赵鹏:你到目前为止看了多少书?他沉思了一会后告诉我:藏书有5-6千种书,都读了。其他不记得了。在他小的时候,每当他父母发工资都会给他3-4块钱,第一时间冲到长治当时的桥北新华书店。看到特别好的书都会买,有的接近2块钱一本。 上初中有一次看到一本好书,《阿凡提的故事》。钱刚花了,就买不起这本。赵鹏回忆:当时就去研究哪个地方的灰尘最厚,然后把这本书放灰尘书下面。每个星期天去看看还在不在了。等到父母给钱了,就愤然冲过去把这本书搞了回来。1.7元,他回忆。 赵鹏说,后来就有这个习惯,看见好书,买书一定一次买2本以上。大学期间一个宿舍同学说:我的理想就是赚到钱了要左手攥着烧鸡右手攥着啤酒,整个够。然后同学问赵鹏什么理想?赵鹏说:冲进书店整个购,有喜欢的书,有几本就买几本。 还有一个亲自把关的习惯,Boss直聘早期,许多员工都是赵鹏亲自聊来的。我看了一下他在Boss直聘的帐户后台,聊了近1000人。在boss直聘平台上看了一万多人,每看十个就要聊一个。 看准BOSS直聘现在不到150员工的体量中,已经在往一家中型互联网企业的规模路上发展。赵鹏对员工的关怀很细致,有一个女生因为个头高过边上的男生刻意的微微弯着腰,赵鹏会用很好的语气对那个女员工鼓励说,高是你的优势,你应该挺起腰板,要自信。在员工心中,赵鹏是一个好老板。 在后续的布局中,赵鹏已经把眼光放在海外。 最近赵鹏在研究任正非华为的冬天。我问为什么?他说:最欣赏的企业家就是任正非老爷子。了不起。可惜跟李一男那件事情是悲剧,不必非要发展到那一步的。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长江商业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