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视角:中国汽车设计正在崛起?
2016/6/16 雅斯顿

     本文是雅斯顿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麦琪。

     在老外眼中,中国品牌汽车是怎么样的?我们从一篇国外媒体的文章找到了这样两个关键词“装饰夸张”、“公然抄袭”。

    

     联想到最近的路虎状告陆风抄袭、还有早前的自主品牌新车“撞脸”国外车型,“模仿”、“山寨”似乎成了中国品牌汽车的固有形象。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雅斯顿曾发布了一篇题为《老外如何看待北京车展的山寨车丨外媒视角》的文章,盘点了车展上多款让脸盲症患者旧病复发的新车。

    

     玩笑归玩笑。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一些自主品牌深耕多年,技术与信心都积攒不少。外媒认为,中国的汽车设计已到达引爆点:“ 我们将看到中国汽车设计从可笑变得讨喜”。

     中国元素的运用

     如果说,前几年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看价格、看大小,那么随着汽车市场的成熟、汽车文化的萌芽,谈车、懂车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汽车颜值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中西合璧,成为了一些自主品牌的新思路。吉利汽车设计副总裁Peter Horbury认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何不运用到汽车设计里?“最好的意大利汽车必定出自意大利、沃尔沃汽车能让你想起北欧,同样地,我们也要让中国品牌汽车具有中国范儿。”

     我们确实也在吉利的新车里看到了许多中国元素。以吉利博越为例,前脸设计采用了吉利家族式的“水滴涟漪”进气格栅,前雾灯镀铬饰条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玉如意,仪表盘设计灵感来自于杭州西湖拱桥、中控面板的水波纹设计由梯田的概念演绎而来。

    

     Horbury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了解颇深,生肖、吉祥物等元素,在中国人的审美里十分受用。中国的汽车设计喜欢采用动物元素,吉利3.0时代的车型都以猫科动物作为设计蓝本,博越的车身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奔跑的猎豹,线条灵动而流畅。

    

     另一款标榜“最美颜值”的奇瑞艾瑞泽5,同样在外观设计上运用了多种中国元素。艾瑞泽5采用的全新奇瑞家族式前脸设计,进气格栅与前大灯的结合类似于廊桥的廊屋屋顶。廊桥,这又是一个来自中国古建筑的元素。H.D.S灵性动感水流车身设计中演绎的是“水”的概念,上善若水,这是中国文化里追求的人生境界。

    

     以上两款车的中国元素,是外国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那么“哪吒之父”、朗逸主设计师邵景峰操刀的荣威RX5,呈现出的就是中国设计师眼中的中国元素。与博越一样,荣威RX5也运用了“如意”这个传统物件的概念,并将其线条抽象化,体现在矩阵式LED大灯上。车身侧面的显峰腰线是RX5的主要设计元素之一,设计道法与中国书法的力量感、流动感如出一辙,从侧面看,这条腰线就像书法里的一横,顿压一下再甩出,一气呵成。

    

     如今,中国品牌里的中国元素,不再是单纯的把图腾画在车上,而是追求神似。从博越、艾瑞泽5等新车的中国元素中可以看出,设计团队把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理解糅合到汽车设计上,显得更为和谐大气。

     中国速度

     如果仅仅是设计上的进步,中国品牌还未能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品牌的生产速度让设计师们感到震惊。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奇瑞愿景概念车FV2030,具有半透明鸥翼式车门、轮胎和轮毂融为一体、科幻感十足。车内配备自动组合座椅、无人驾驶、无线充电、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及实时互联的全息屏幕等高科技。

     然而,如此一款概念车从今年1月份确认图纸到4月底车展前运抵北京,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制造。

    

     奇瑞设计总监Jame Hopes称中国为神奇土地,概念车的设计复杂,最终出现在车展上的并非简单的模型,而是功能齐全的最终成品,如此速度,实力可见一斑。

     主打“年轻牌”

     80/90后的庞大消费群体,正成为自主品牌的必争之地。只需简单扫一眼,就能找到好几个紧盯年轻市场的自主品牌车型:吉利帝豪GS定位为85后定制的精品车型、海马S5的目标消费群是泛90后、而找来“小猎豹”郑凯代言的奇瑞艾瑞泽5同样瞄准年轻人市场。

    

     Peter Horbury此前表示,为22岁的年轻人设计一款新车,这让他感到震惊,但在中国却十分普遍。

     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更容易接纳自主品牌,他们少了老一辈对合资车的迷信,也没有太多关于自主品牌质量差的固有印象。同时,近年来自主品牌推出的车型,无论是外观设计、配置与价格,都更能打动刚入社会不久、预算并不多的80/90后新生代。

    

     在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凯迪拉克为例,中国车主的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至少比其在美国的目标群体年轻20岁。

     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迎合中国消费者年轻化的需求,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合资品牌的大部分车型都是基于全球市场设计的,需要考虑的受众面更广。

    

     通用中国设计副总裁Ken Parkinson举了一个别克的例子。在中国,一些别克车型的目标客户在25-35岁之间,而同款车型的美国车主普遍年长15-20岁。年龄相差如此之多的两个消费群,对设计有着不一样的喜好,如何兼顾,这对设计团队来说是一项极大挑战。

     雅斯顿小结

     这几年,吉利、传祺等自主品牌在设计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但这不代表抄袭已经不复存在。官司缠身的陆风、还有常常被调侃的众泰,或许还会在模仿的道路上再走一段。

     不过,对于中国汽车设计的未来,外媒也表示出他们的信心。在中国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就是行业风向标。即使企业曾经不重视设计,但他们必然重视市场。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的颜值,这将推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在汽车设计上加大力度。

     本文部分观点参考自Autoblog。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雅斯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