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慢”词遇见慢时光:慢慢悠悠,念念不忘
2016/6/10 古典书城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诗风雅韵』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今天古典君为您搜集整理十首慢词,与君共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典君: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古典君:全词分为上下两阙。但两阙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

     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古典君:这首《木兰花慢》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气象,形容曲致”之作。

    

     《长亭怨慢·雁》

     【清代】朱彝尊

     结多少悲秋俦侣,特地年年,北风吹度。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

     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

     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

     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渐欹斜、无力低飘,正目送、碧罗天暮。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古典君:全词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而时当金秋,却是满眼的北风、冷月,孤门、败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成不同的队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飞去,这里面充满着苍凉悲凄的气氛。

    

     《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宋代】王雱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後。

     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古典君:这首词咏春愁,写得妩媚动人,不亚于当行之作。这首词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带景,笔锋细腻,用语婉媚,韵致翩翩,堪称青年诗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石州慢·寒水依痕》

     【宋代】张元干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

     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

     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古典君:此词是作者晚年离乡思归之作。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作者触景生情,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思乡之念。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北宋】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古典君:柳永此词为摹写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的佳作。全词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一个异乡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无可奈何之情,千回百转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浪淘沙慢·万叶战》

     【北宋】周邦彦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沙碛。

     细草和烟尚绿,

     遥山向晚更碧。

     见隐隐、云边新月白。

     映落照、帘幕千家,

     听数声、何处倚楼笛?

     装点尽秋色。

     脉脉。

     旅情暗自消释。

     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

     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

     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

     飞散后、风流人阻。兰桥约、怅恨路隔。

     马蹄过、犹嘶旧巷陌。

     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

     凝思又把阑干拍。

     古典君:王国维曾说:“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人间词话删稿》)这首词是周邦彦两首《浪淘沙慢》中的一首,写景抒情均有其独到之处。层层铺写,声色交错,作者的悲戚情怀,就在这一层一层的清秋晚景描写中一点一点地透露出来。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南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古典君: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觉地学习屈原,运用“《天问》体”形式。词中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经过选择、加以编排,使之成为统一整体,创造出带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形象。

    

     《锦堂春慢·红日迟迟》

     【北宋】司马光

     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

     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

     蝶尚不知春去,漫绕幽砌寻花。

     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

     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

     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

     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古典君:此词写暮春伤离意绪。从春光易逝,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岁月匆匆,过片为此致以深深的叹息:“青鬓无价”。然而,词人却身不由己,宦海浮沉,“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依然在浪费着剩余的不多的时光。因此,词人转向“笙歌丛里”寻找安慰,不意又勾引出“同是天涯沦落人”之伤感。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古典书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