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通报柴会群3篇失实报道
2015/1/29 医脉通
导语
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近日查处了3起虚假、失实报道,现予通报。
2013年5月和2014年2月,南方周末先后刊发记者柴会群采写的《“疯子”医生:你砸医院招牌 医院砸你饭碗》、《“创收”院长》、《公立医院创收潜规则》3篇报道。
中国记协在深入核查后,组织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医疗卫生领域、司法领域、新闻院校等各界专家对上述报道进行专题评议。
评议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代表认为上述报道中,关于绵阳市人民医院“为正常人安装心脏起搏器”、“高价购买老款医疗设备”、“公推直选科主任从未有过先例”、“四维彩超机每天收入近万元”、“2007年超声科收入比2006年增长45%”五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严重失实,部分代表认为失实,无人认为上述内容真实或基本真实。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引以为戒,充分认识假新闻的危害性,在采访报道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做到客观严谨,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切实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
(新华网《中国记协通报3起虚假、失实报道》)
网友评论
苏逵发:我是一个个体診所,一篇不明白的報导害我损失近二万元。怎么没有一个法來约束他们?应该有此行为者取消記者资格一年!二年!五年!甚至于撤消至终生!没有职业道德干什么記者?報导失誤設及人命还要追法律责任!
微博@清凉2317848381:世间自有公道在。无良媒体和无良记者必须担责。
微博@行走的大鹏:处理偏轻,应该追究造谣记者的刑事责任并向他们提出民事赔偿。
报道刊出后,中国医师协会在官网发文表示支持
新闻真实,才能促进医患共赢
——支持《中国记协通报3起虚假、失实报道》
2014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向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投诉了《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我们之所以投诉柴会群是因为其在涉医报道中严重违背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及科学性原则,编发虚假报道,破坏医患互信,激化医患矛盾。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转型的阵痛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任何负责任的机构或个体都应促进医患互信而不是恰恰相反,媒体在社会中起的巨大作用,更让媒体人多了一份社会责任。中国医师协会是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社会组织,我们致力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促进医患之间的互信。我们多次呼吁社会和媒体理性客观地对待医疗不良事件。
新闻的生命力和公信力在于真实客观,真实客观的报道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能促进医患共赢,而虚假新闻则造成互信的丧失和社会冲突。长期以来各种负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为促进社会稳定医患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新闻监督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医疗界和广大医务人员十分尊重媒体的监督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在涉医报道中带有极大的偏见,片面使用采访素材,断章取义,歪曲了事实真相,导致医患互信不断被破坏,这种行为对新闻界的公信力,也是一种伤害。
中国医师协会就《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涉医虚假、失实报道向中国记协投诉,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记协的调查结论,我们认为这一调查结论是客观公正的,对这一调查结论我们深表支持和感谢。
我们相信,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涉医报道能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并最终使广大患者受益。改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信任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吁和共同期望。我们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不断加强行业建设、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希望广大媒体及媒体从业者更好地恪守职业精神,搭建医患间通往理性和互信的桥梁,以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医师协会
2015年1月29日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