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力,一位最真实的科主任
2015/5/13 医脉通

     ?导读

     今天小脉带大家走近一位最真实科主任——左力教授。

     本文系医脉通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于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现实生活中的左力教授,比照片中亲切随和得多

     说来有趣,初识左力老师是因为有人告诉小脉,他人非常好,建议去采访一下,看看能不能挖一些故事。在网上搜索了半天,除了官网和一些挂号网站上的简介,实在没有更多能引起话题的经历。

     “不过既然有人推荐,总应该有理由的吧。”五一假期的前一天,北京的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清爽宜人。我在满面的春风中,走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办公室,开始了一段平淡无奇却又令人难忘的采访。

     敲门,听到“请进”,我小心翼翼地踏门而入,看起来不过30多岁的左力正坐在办公桌前,桌面上零散有一些书或文件,还有三台亮着的显示器。看到我进门,他的双手依然没有停止敲击键盘,右耳上带着黑色的蓝牙耳机,不知道是忘记摘了还是随时准备接听电话。

     在短暂的静默中,我细细地观察了他,上半身着一件暗紫绿色相间的格子衬衣,衣服齐腰扎在浅蓝色的牛仔裤里,两个袖口很随意地挽至前臂中部。看起来很随和的样子,与照片里的人不太一样。

     当他微笑着对我说“请坐”的时候,那两只眼睛依然没有离开电脑屏幕。

    

    

    左老师,我是医脉通的编辑,咱们约好今天上午采访的。

     “采访?哦,对对。你稍等一会儿啊。自己倒水喝。”

    

    

     大约过了两分钟,他停下电脑前的工作,把转椅往右转了70度,面向坐在沙发上的我,“采访我什么呀?”

    

    

    我也没写提纲,就是想跟您随便聊一聊。

     随便聊一聊?好哇,那咱们就随便聊。(笑)

    

    

    

    

    您微博和微信的个性签名为什么是AMEN啊?

     瞎写的(笑)。之前去美国进修学习的时候,实验室有几个中国人是基督徒,每周去教堂做礼拜,我有时候跟着去,听听他们唱赞美诗,听听牧师讲道,挺有意思的,我觉得里面有不少正能量。

    

    

    

    

    回北京了还去吗?

     不去了,特别忙,真没有时间。

    

    

     在愉快的气氛中,小脉带大家走近这位最真实的科主任:

    

    

    忙什么呢?

     “对呀,忙到哪儿了呢?(笑)有时候我自己也会想,其实就是整个科室的日常运转,满负荷运转,让院长觉得你的地儿不够了,想办法找地儿去。不能说一点儿成绩都没有就管院里要这要那的,凭什么给你啊!

     肾内科很重要的一块儿就是血液透析,我原来在北大医院工作,北大医院的王海燕老师你知道吧?去年去世的,她一直有个观点,就是不应该在三级甲等医院开大透析室,她老人家认为三级甲等大医院应该是为疑难危重病人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应该是常规透析的地方。这个理念实际上是十分正确的,但那时的社会和医疗环境不允许血液透析走向社区。现在顶层设计者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准备将血液透析搬进社区,这对广大透析病友是个好消息,以后他们就可以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接受治疗了。

     血液透析就是个常规治疗,不像心梗、脑卒中,它没那么着急。所以人家美国的透析室都在社区,不大,透析病人出了问题才会去大医院紧急抢救。可是这个理念之前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大医院都在拼命扩张,病床数越来越多。

     美国的透析数据为什么那么全?因为病人来透析了,医生如果不上交这个数据,医保就不报销,医生就拿不到相应的报酬。比如说今天有10个人透析了,你就得有10张透析的单子交到Medicare,然后才会给你报销。哪个大夫也不愿意自己拿不到钱?所以他们的数据相当全,非常有利于开展临床研究。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认识到透析应该放在社区,透析室在大医院搁着实在是浪费,占用这么宝贵的地皮,占用那么高级的大夫(笑)。有一家公司做过调查,亚太地区的透析年度死亡率40%,也就是说病人进入透析后,基本上两三年就没了,美国是15%-20%,早几年是20%,现在已经降到15%,而北京才8%,就是因为北京的透析全在大医院啊,从这个角度说相对社区透析,大医院内的透析是对患者有好处的!所以,把透析下放到社区,也好,也不好。

     全世界有22个国家参加了DOPPS研究,这个研究有一个问卷,问病人是不是每次透析都能看见大夫?结果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数据显示,95%的病人每次透析都能看见大夫,而美国只有5%,相当于透析病人2-3个月才能见到一次大夫。

     关键现在就是这个的医疗体制,我是人民医院的,我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工作,不然就犯法。医生多点执业虽然慢慢在放开,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顶层设计者去考虑的。

     反正呢,我现在就全心全意把我们科弄好,这个科比较新,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到现在也才30年历史。国内综合医院的肾脏科都不算大,估计将来会大,因为肾脏病人太多了。”

    

    

    当初学医是您自己选的吗?

     是啊!我高考成绩好着呢,河北省第二名,选了北医。为什么要学医呢?因为我那时候傻啊(笑),还以为所有的病都能治呢!当年我祖母得了结肠癌,我父亲看过以后回来告诉我说没法治,我就说,啥没法治?不就是一个病吗?怎么就没法治呢?不可能!于是我就决定学医了,进医学院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太多的疾病医生根本治不了,医生能做的很少,只能说是安慰安慰病人,陪伴,支持。那时我就很失望,心想还不如不学医呢!(笑)

    

    

    为什么选肾脏科呢?

     也不是说我就是因为喜欢才来。那时候我在协和医院实习,大家都想留在协和。在我们这一届之前,到协和实习的大夫几乎全留下了,从我那一届开始名额就大幅缩减了,就三个名额,没有我。于是我就自己找工作啊,那时候肾脏科在北大医院也算比较好的科,我就去了,他们也要我。然后我干着干着就真喜欢了。人就是这样,干一行爱一行。

    

    

    左老师您真实在。

     说到干一行爱一行,我想起个故事,是真事儿。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家先后请过两个小阿姨,帮忙做做晚饭,接送孩子。那时候我家已经买了电脑,奔腾133,是当时最棒的牌子,不过现在已经成垃圾了。

     第一个小阿姨,其实是个亲戚,我们跟她说,你也没工作,就来帮我们看孩子吧,正常给你工资。结果她偏不干,自己在外面折腾,一会儿干美容师,一会儿摆摊儿卖衣服,一会儿又去卖保险,最后什么也没干成。

     第二个小阿姨,十七八岁,她跟我们说,白天我们上班我儿子上学的时候,她想在家自学电脑,我就说好事儿啊,学吧,没准将来有用。后来孩子大一点了,不需要她接送孩子了,她就自己去找工作,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那时候房地产多火爆啊!(笑)因为勤奋,她很快升职加薪,在北京买房买车后来又结婚生孩子,完全就是一个都市成功女强人的样子。

     所以人啊,就得干一行爱一行,只要你喜欢上一个东西,肯去钻研,一定能做出一些成就。

     我经常拿这两个阿姨的例子跟我儿子说,你在某一个领域,静下心来沉淀下去,将来肯定成为一个专家。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工作,你也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您儿子多大呀?能听进去吗?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听进去。(笑)去年刚上大学。

    

    

    

    

    上哪所大学呀?学医吗?

     清华,保送的。没有学医。

    

    

    

    

    哇!清华?!真棒!我怎么发现,医生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上学成绩很好,不让父母操心,工作也很棒。按理说,父母是医生的话,都那么忙,没什么时间顾孩子啊?

     其实孩子就是学样儿,他觉得你在忙,他也得忙(笑)。你老跟孩子说,去学习啊,结果你自己在那里打牌玩游戏,肯定对他有不好的影响。孩子的教育真跟环境有关,搞政治的人家里头,政治历史的书多,家里孩子可能就对政治历史感兴趣。

    

    

    

    

    你们家应该是医学的书多啊?他怎么不学医呢?

     我们家医学的书是多,可他不喜欢,看我太忙了,而且还不怎么挣钱(笑)。所以他不学医,学了他妈妈的专业。

    

    

    

    

    看您太忙,那您到底多忙?(笑)

     你看看我这个上面的日程表(边说边用手指着最左边的电脑显示器,每一个日期的方框里都对应着几件事),平时早上七点到办公室,先看邮件,不复杂的当时就回复了。要是研究生的论文、杂志社审稿、约稿之类的,需要花相对大块时间的,就做个标记,等到下班后再弄。

    

    

    

    

    平均每天多少封邮件?

     一般每天10多封,有时候多。看着列表一直到屏幕最底下,我就很急躁。跟人说话都有点儿急。

    

    

    

    

    急的时候什么样子?会吼人吗?

     从来没吼过,我不高兴的时候最多就是脸上没什么笑,说话语气比平时重一点,他们就知道我生气了。(笑)

    

    

    

    

    要是科里的大夫或者学生犯错误了呢?

     我们科的人都挺好的,彼此关系特别的融洽。大家每天都那么多的事儿要做,总共就18个人,都挺忙的,每个人也都挺认真负责,偶尔犯个错也不是故意的,吼他们干啥?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呗。如果这个错误可能会导致大问题,那就把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写成一个流程或者对原来的流程进行修订,然后在科里宣布。我们科里有一个微信群,这个群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是发布消息、交流经验、总结教训的好地方。也不是没有惩罚措施,如果对患者、科室或者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惩罚还是挺厉害的!

     我现在工作最大的希望,说实话,真不是什么我要治病救人我要救死扶伤,我觉得那都是口号儿。我就想把这个科搞好,科室有发展,让大家每天心情都很愉快。

     我始终觉得,医生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幸福感很强,自然而然会对病人好。(笑)你总让医生又穷又累还担心受怕挨骂挨打,他自己心情不好,怎么能对别人笑呢?

    

    

    您心态真好!

     我这不算心态好(笑),只能说是正常。抱怨有什么用呢?有本事、脑子够使就帮国家设计一个能够成功的医改蓝图啊!我没那本事,改变不了什么,也就不抱怨,抱怨是一天,高高兴兴也是一天。体制是国家设定的,而且国家正在努力实施医疗改革,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科室管理和医患沟通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经验能分享吗?

     “规章制度该有的都有,大家各就各位,科室运转顺畅,这得益于科室的前任主任于仲元教授和王梅教授的前期工作。我们科现在正主持着一项300万的985课题,一项890万的卫计委课题,还有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计委的课题。另外还有3项大型的国际合作研究,我们科是中国区的总负责。但毕竟是个很年轻的科室,成立时间不长,基金课题什么的和别的医院大的肾脏科比真的不算多。

     医患沟通,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现在医学很发达,这些知识都被你掌握了,但是患者真的是医盲。就像我的家人要看其他科室的病,即使是牙疼之类的小病,也总怕医生给弄砸了。我还是医生呢都不了解其他科室的疾病,更别说普通患者了。所以,我一直跟我们科的人说,查房时要在患者床旁多呆几分钟,门诊时要跟患者多说几句话,尽量让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为何一定好好好配合治疗。我们科还专门为肾病患者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肾病常识,肾病患者一定要关注啊,在微信里关注公众号“北大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行了。

    

    

    跟患者相处得很好,特别温馨特别感人的事情呢?有吗?

     (想了想)好像也没有,其实跟患者的关系做的平淡就很好了,不用温馨。因为很多肾脏病都是慢性的,患者要经常来复诊。我的很多患者已经跟了我快20年了,自然就十分熟悉,他们有时候给我带些大枣、小米、香油什么的当地特产,我也就不客气了,不知道是不是犯法啊(笑)。

     很少患者会主动要你的电话,就这样平静的医患关系,我觉得挺好的。我可能会对某位患者的病感兴趣,这时候会主动把电话给他,希望能知道这个病的转归,也许患者知道这个了会不高兴啊(笑)。这些患者都很好,不到十分需要时,他们也不会乱打电话也不乱发微信。很多老患者不在北京的来复诊困难的,我也在网上回答他们的问题。挺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信任的。本来医生和患者是医患关系,就应该保持医患关系,弄成十分亲热十分温馨的朋友关系我觉得会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您太谦虚了!科里遇到过医疗纠纷或者恶性伤医事件么?

     (想了想)这个还真没有。起码我过来后的2年里一次也没有。当然肯定遇到过患者不高兴的时候,都是沟通不到位导致的,解释清楚了,双方理解了,也就皆大欢喜了。

    

    

    

    

    您看,这就很值得宣传啊!刚才我来您办公室,从病房门口经过,听到护士跟病人说话,特别和气,听着很舒服。

     (笑)这个啊,正常的啊。

    

    

     主人公简介

     左力,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1995年晋升内科主治医师、2000年晋升肾内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开始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血液净化装备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副主编。

     2007年回国以来已完成多项国家级或北京市课题,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09年获发明专利一项。当前正主持985课题、卫计委课题累积经费1200万。DOPPS、ACTIVE D、PHASE-2等多项大规模国际合作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中国区总负责人。

     福利来啦

     亲,恭喜你,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将获知小编的个人微信账号。为了不让你再“望眼欲穿”地等待回信,请加小编微信号“medlive2006”,随时随地都能和你畅聊哦。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

     欢迎关注

     欢迎您关注“医脉通”微信公众账号。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可点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