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值得一看的新出版医学图书
2015/12/27 医脉通
?导 读?
2015年新出版的那些值得一看的医学图书。
来源:医脉通;作者:梦佳
“双旦”来临啦,小编精心挑选了几本2015年新出版的医学类图书,作为节日礼物推荐给大家,而且小编觉得这些书相对不那么枯燥乏味,趣味性或者可读性强,跟医学沾边儿,但是内容至少都是“人话”,可以离那些学术论文啊,统计数据啊远一点,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买几本或当做节日的伴手礼,或用来打发一下闲暇的时光,或置于枕边作为睡前读物伴您好眠。
传奇医学
《传奇医学:改变人类命运的医学成就》
《传奇医学:改变人类命运的医学成就》精选了人类文明社会的70个医学发明和发现成果,配合382幅独特的图片,披露了改变人类命运的若干个医学事件,涉及从古到今,从医到药,从医疗工具到最新前沿技术,用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概念,解释了疾病和健康、出生和死亡、疾病和治愈,同时解答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本书既有历史的凝重感,又不失现代气息。

本书是由威廉·拜纳姆和海伦·拜纳姆(William&Helen Bynum )合著。 威廉·拜纳姆是耶鲁大学医学硕士,剑桥大学医学博士,现是伦敦皇家医师学院的研究员,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研究医学史已超过35年。海伦·拜纳姆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人类学和医学,后在利物浦大学教授医学史,现在是一个自由编辑,作家和讲师。在本书之前,二人合著的《医学传记辞典》屡获殊荣。
这是12月刚出的新书,是一部充满历史文化色彩和艺术气息的科学书,一改医学史书索然枯燥的面貌,是一本难得一见的科普著作。书中内容可视性强,丰富的图片令人大开眼界,图片既有英国自然博物馆等世界级馆藏珍品,还有电脑合成图片,包括手稿、油画、版画、显微照片、漫画、表格和实景照片等。
八卦医学史
《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吗?是流感提前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民族14年的日侵苦难史和张学良的毒瘾有什么关系?是虱子和伤寒摧毁了拿破仑的军队和法兰西帝国?乳腺癌如何左右了陈晓旭和安吉丽娜不同的人生走向?作者在本书中犀利晓畅地讲述着与疾病及医学相关的历史桥段,既谈历史八卦又普及医科学识,洋洋洒洒、趣意盎然于笔尖。

作者烧伤超人阿宝从医学角度,犀利晓畅地解读了一系列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文学作品人物,在浩瀚的历史中探求真相,在香艳的八卦中普及医学知识。本书曾入选了“亚马逊11月编辑推荐的十本好书”。
作者阿宝,本名宁方刚,现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作为一名优秀的烧伤外科医生的他,擅长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抢救及各种复杂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曾多次参加国内公共事件伤员抢救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心宽体胖,不爱运动,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业余时间唯喜读书,涉猎广泛,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无所不揽,尤爱文史。2013年开始“烧伤超人阿宝”ID注册微博,科普医学常识,解说医患关系,评点医疗改革。文采飞扬文笔流畅,时而幽默诙谐,时而犀利辛辣,时而催人泪下,深受广大粉丝喜爱。
这本书或许很多医生朋友已经不陌生了。不少人读过大呼过瘾,看到本文的你如果还没有读过此书,还不赶快去领略一下阿宝的智慧与幽默~P.S.阿宝已经与出版社签下《八卦医学史2》的合同啦,众读者和粉丝们期待一下吧。
漫画脑卒中《漫画脑卒中》
《漫画脑卒中》分为8篇,设计了几个人物形象,主编以卡通漫画形象出现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脑血管疾病筛查、预防、分类、治疗、康复等,融合了常见问题的解答,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读者可以快乐地阅读,轻松地学习。十多年来,脑卒中的诊疗水平突飞猛进,每当看到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期盼的眼神,看到他们为解除病痛而奔走异乡、风餐露宿,作者缪中荣深觉作为外科医生,除了会做手术,会开处方,更应该为患者付出更多。

缪中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现为世界卒中联合会(WSO)会员,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北京市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在脑卒中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攻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这本书可能更面向非医学读者,是一本大众科普读物,不过,小编实在不舍得把它“踢出去”,主要还是因为这本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吧,所以即便是医学人士的您也不妨读一下,尤其是从事神经内科的医生们,看看自己熟悉的脑卒中的诊治、预防在书中是如何用漫画形式表现的,没准儿还会激发某些人的灵感,创作出更精彩的医学漫画呢。
医海见闻
《医海见闻:在生命的十字路口》
《医海见闻:在生命的十字路口》由著名医疗临床及教学专家、《临床医学》杂志编审撰写,是作者积60年从医经验及对生命的理解与思索之结晶,文笔流畅,科学性、知识性、哲理性强。全书分为十六章,从生命的庄严出发阐述生命的意义,分别结合现实生活介绍患者应知的医学常识、医者应有的“父母心、儿女心”,年轻人怎样借鉴种种“不该发生的故事”,中年人怎样克服“无知”带来的祸患,老年人怎样乐观生活、安度晚年,同时告知病人、家属及大众怎样明白生活、珍惜生命。内容翔实、评析透彻,充满肺腑之言、经验之谈,能给读者“为之一振”的感觉。不仅对广大读者提高生命质量具有切实的帮助,而且也是一本难得的培训教材。

徐超元,女,1934年生,广西陆川人。1957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长期从事医疗临床及教学工作,德艺双馨,医术精湛,经验丰富。1980年任《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编审,主任。思维敏捷,热爱生活,爱好文学,退休后先后出版文集《心泉微音》、长篇小说《吕赛拓的百衲衣》和《爱也有痛》等专著,深受读者欢迎。
不妨想象这么一幅画面,深夜昏黄的灯光下,一位年迈慈祥的老人带着花镜坐在藤椅上,捧着泛黄的书本,缓缓地讲述着她的过往和思绪……
比起其他花花绿绿,现代气息浓郁的书来,这本书实在不出彩,但小编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出自一位耄耋老人的笔下,书中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对医生、患者的劝诫,还包含了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和历尽风雨的人生感悟。同为医者,她力透纸背记录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或许年轻的我们要过很多年才能明白。
下面推荐的三本书都出自同一人的笔下,推荐图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或许有些人早就读过他的另一部作品——《阿图医生》。

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医生世家。作为印度新移民的后代,阿图成长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在牛津大学攻读著名的PPE专业(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的经历,对他在医学人文思想和社会支持方面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哈佛医学院就读期间,恰逢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他成为卫生保健部门中的一员。克林顿就职美国总统之后,他成为克林顿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高级顾问,指导由3个委员会组成的75人医疗小组,那年他只有27岁。
完成学业后,阿图成为了外科医生,但是他不只将自己的工作局限在手术台前。面对医疗行业中的一些顽疾,他亲自参与并主导了全球手术清单的研发和实施,呼吁医护人员使用最简单、却被证明很有效的清单来改变工作方式。这个项目大大降低了手术中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率。在全球8个城市(其中既有印度德里,也有加拿大多伦多)执行、推广了这份清单后,死亡率降低了47%?——比任何一种药物都管用。
阿图积极主动地普及医学知识,对医疗体制进行思考与变革,他创造性的工作让他在2006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此份名单上唯 一的医生。
除了医术精湛、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阿图在写作方面的成就更是卓越,他的专栏文章在美国公众中反响巨大,同时也斩获了众多文学奖项。他先后获得2003年美国最 佳短篇奖、2002及2009年美国最 佳科学短篇奖、2011年美国最佳科学和自然写作奖等多个写作大奖。他出版过的4本书,其中3本都是《纽约时报》畅 销书,入选亚马逊年度十大好书。在美国,很多医学院里那些有志于当作家的医学生会被称为“阿图·葛文德”。
下面的内容是这三本书的内容简介,与其说这三本书是一位医生的成长日记,更不如说是指引年轻医生走向更加理性、明晰、睿智的成长指南。也许因为处在不同的国家,医疗环境和制度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小编相信,天下所有医生的医学人文和情怀的培养、积累和爆发是有着强烈的共鸣的,正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一方教授在序言中写到的: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化、专门化的趋势不可遏制,临床医生的成长必然经历“小专科+大人文”的蜕变历程。于是,与这些共鸣相比,那些差别也就不算什么了。更重要的是,医务工作者们自己读过之后可以推荐给周围没有接受过医学教育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医院里的生老病死,医生眼中的人情冷暖。
医生的修炼
《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
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硬着头皮首次拿起手术刀的他,将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错误切开病人气管的时候,他如何面对从手边一丝丝逝去的生命?在“成功是常态,失败就是一条人命”的职业生涯中,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惊悚的病例故事背后,都是生与死的殊死较量。

本书精选了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做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一个个医学现象背后,是外科医生群体的自我审视与修炼。医学有理可循,疾病变化万千。世间没有完美的医生,在病魔面前,妙手仁心的医疗工作者也会不时体会孩童般的无力感。雾里看花的错觉和偏见,将在这本诚恳的医生手记中烟消云散。
医生的精进
《医生的精进: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
日益攀升的医患纠纷、说不清的诊疗性骚扰、棘手的医疗事故、高额的医疗费、不平等的收入……当新手医生阿图成为独当一面的葛文德医生,当医术已经远远无法解决问题,他与他的医者同伴如何面对?接下来还有哪些挑战等待着他?最真实的“医者仁心”故事正在上演。

与专注于现象的首部相比,第二部对医疗体系内的诸多问题及其可能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精湛医术只是进入医者殿堂的头一步,走进这一行,便要迎接外人所不知的考验。适合医疗界人士、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大众阅读。
最好的告别《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送福利啦!
医脉通的忠实用户们,亲们攒了一年的麦粒可以用来兑换图书哦,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啦。兑换链接详见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登录电脑版医脉通,快来用亲们的麦粒兑换精彩医学书籍吧!
END
投稿吧
投稿邮箱:
【tougao@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